深化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改革
北京市屬本科高校將開AI通識課
本報訊(記者 李祺瑤)市教委昨天發布《關於深化高校專業課程改革提高大學生人工智能素養能力的意見》,明確將深化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改革,支持高校以輔修專業、微專業、雙學位等形式鼓勵學生開展人工智能跨學科專業學習,培養社會急需的拔尖創新人才。今年9月,市屬公辦本科高校將率先實現人工智能通識課全覆蓋。
市教委將面向各高校統籌建設一門人工智能通識類公共基礎課,整體提高不同類型、不同專業大學生的人工智能素養。依據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市級人工智能通識課包括“基礎理論”“綜合素養”“前沿拓展”“實踐實訓”4個專題模塊。在幫助學生掌握人工智能應用實踐基本技能基礎上,本市將以人工智能與學科交叉融合為切入點開展教學,形成人工智能在工業制造、金融服務、醫療健康、生物信息、交通運輸、社會治理、環境保護等多領域最前沿應用的案例課程庫,培養學生面對智能化時代解決多學科領域復雜問題的創新能力。各高校將結合自身學科特色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包括組織學生參加創新項目、學科競賽、實驗實訓、到企業參觀等。
市教委明確,通識課將針對不同類型學校、不同專業學生提供分層次的課程設計和模塊化課程選擇,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高校將根據人工智能理論和科技的最新進展持續更新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條件、完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本市還將打造AI(人工智能)教師和AI助手,通過大模型賦能的智能教學平台等“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讓學生直觀感受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本市將支持高校重點建設一批人工智能領域專業,不斷提高人工智能專業課程設置的科學性、規范性、系統性,加強人工智能領域教材建設,形成數字化教材課件體系。高校將在人工智能領域專業探索推進本科生導師制,支持有一定基礎和潛力的本科生進課題、進實驗室、進團隊,培養學生科研興趣和基礎科研能力。同時,健全完善產教融合長效機制,支持人工智能領域專業與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聯合培養人才,鼓勵學生創新創業﹔嚴格學業標准,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嚴把學生畢業出口關。
各高校還將培養具有人工智能素養的復合型人才。本市支持已開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的高校,以輔修專業、微專業等形式,面向其他專業學生開設人工智能課程,開展人工智能跨學科學習﹔加強人工智能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聯合學士學位項目建設,鼓勵跨校交流合作,開展多種類型的人工智能人才聯合培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