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通州區

揭開古通州與大運河恢弘歷史一角

城市綠心小聖廟遺址展示工程基本完工

2024年07月03日09:38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本報記者 趙鵬 通訊員 池陽

  當您來到城市副中心的三大文化設施游覽,總會路過“小聖廟橋”。橋名的由來是什麼?小聖廟又是什麼廟?這些問題很快就會隨著三大文化設施共享配套設施項目的完工給出答案。近日,記者從北投集團了解到,該項目的小聖廟遺址展示工程已基本完工,從山門到前殿,還有夾杆石等遺跡,即將展露真容。小聖廟遺址被三大文化設施和“綠心之眼”地鐵站圍攏在當中。

  如今,小聖廟遺跡的地上部分已經消失在歷史之中,被保留下來的遺址是原本建筑的地基部分。城市綠心三大文化設施共享配套設施項目北投集團三大文化設施項目部工作人員董少峰表示,為了保護這留存不易的遺址,施工團隊選擇在遺址上方新建了玻璃格棧幕牆系統。這一系統既能阻隔雨水沖刷、避免人與動物的損壞,又能阻隔陽光直射,保障遺址的通風透氣。

  未來在共享配套設施開放后,游客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一窺小聖廟遺址的真容。第一種方式是從地上景觀花園直接前往,第二種則是從地下的共享配套設施5號環形下沉庭院拾階而上,也能直抵遺址展示區。

  作為共享配套設施項目的一部分,小聖廟遺址展示項目以盡可能減少干預,不改變遺址狀態為原則,在環形下沉庭院中保留了高8.75米的橢圓形區域,通過架空棧橋與地上花園和地下庭院連接。

  “遺跡基坑支護的外立面採用了玻璃纖維增強水泥幕牆和金屬拉網,在確保穩定性的同時提供了美觀的外形。”上海寶冶集團城市綠心三大公共建筑共享配套設施項目1標段質量員楊鳳明介紹,游客可以直接走在玻璃格棧上參觀小聖廟遺址,從上方俯瞰這座承載著運河文化的廟宇遺跡。

  小聖廟遺址考古發掘出前、后大殿及北側廟門基址共三處,北門外踩踏面一處,殘存北、東、西院牆三處。遺跡北鄰運河故道,坐南朝北,軸線與運河中線基本垂直。換言之,原本小聖廟的山門,正對著大運河的河道。

  考古工作者通過發掘出的少量砌磚基礎,推測出小聖廟正門的位置,還找到了前殿遺址,推斷小聖廟遺址前殿東西長約11.6米,南北寬8.4米,中牆寬1.3米,南北進深兩間,進深約7米。目前,小聖廟遺址已基本還原了原本小聖廟的真實輪廓。

  乾隆時期通州志記載:“小聖廟,一在州北門外,一在張家灣。”目前發掘的遺址屬於當年的張家灣,清理的寺廟遺址應為通州志中記載的小聖廟之一。這座小聖廟是大運河北京段首次考古發現的祭祀河神廟宇遺址,對研究漕運史、民俗史具有重要價值。隨著小聖廟遺址展示工程即將現身,既回答了小聖廟地名的由來,又揭開了古代通州和大運河恢弘歷史的一角。

  今后當您站在遺址平台上,身側是巍然屹立的三大文化設施,樹影后是進展飛快的“綠心之眼”地鐵站,腳下是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共享配套設施,遠處是高質量發展的副中心……通州的古今弧光在這裡有機交融,傳承千年的運河文化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運河之舟”,以及區域內隨處點綴的運河元素裡熠熠生輝。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