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沉浸式展演郭守敬的故事 什剎海學子溯源大運河“最后一公裡”

2024年06月23日10:49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6月23日電(鮑聰穎 於志強)2014年,中國大運河項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大運河沿岸部分地區由此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其中就包括元代京杭大運河終點碼頭積水潭(什剎海)地區,郭守敬紀念館則成為該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點。

6月2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教育劇場表演《水脈星輝——郭守敬與大運河》在什剎海街道郭守敬紀念館上演,它以“大運河文化”為主題,將千年的歷史與現代的藝術完美融合,對大運河文化進行可視化展示,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

元代定都大都(位於今北京市區)后,為解決大運河運送到通州的物資進都不便的問題,郭守敬被任命主持貫通通州至大都運河的工作,即打通京杭大運河的“最后一公裡”。最終,郭守敬找到了充沛水源、設立二十四閘,使漕船逆水行舟,沿通惠河從通州駛入大都,把各地豐富的物產源源不斷送進北京城。

展演現場,什剎海街道轄區內的小演員用生動的表演展現了郭守敬是如何通過科學勘測、合理規劃,設計出一套完善的引水方案並成功打通京杭大運河最后一公裡的故事。

“船夫何在?准備拉纖啟航!大運河暢通啦!”演出通過沉浸式教育劇場互動和實景再現等方式,為觀眾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參與者仿佛親身參與到郭守敬的傳奇人生和大運河的壯麗建設之中,與歷史人物進行“親密互動”,深入感受大運河的風貌與文化。

通過沉浸式劇場這種新穎的形式,讓什剎海的青少年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運河文化的魅力,這種創新的教育方式不僅激發了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和更豐富的學習體驗。

活動現場,海畔·明興劇社北京市西城區文化館輕鬆戲劇俱樂部——什剎海街道分社舉行了揭牌儀式。這一分社的成立,標志著什剎海學區在戲劇文化推廣和教育形式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為海畔學子提供了更多接觸和欣賞戲劇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為更好的傳承郭守敬的學術精神和運河文化,支持什剎海地區教育、文化事業發展,活動現場,《郭守敬與北京城》的作者石玉春、蔡藩向北京郭守敬紀念館捐贈了精心編撰的圖書800冊。

什剎海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街道將繼續推動大運河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舉辦更多具有創新性和實踐性的研學活動。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