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基礎教育體量約佔全市1/6,堅持“內擴外引”——

朝陽建成21個教育集團

2024年05月23日09:19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近兩年,朝陽優質教育資源擴容增量,優質高中紛紛落地朝陽。本報記者 程功攝

  本報記者 朱鬆梅

  朝陽並不是首都傳統的教育強區,近年來卻吸引了不少特色高中落地,優質教育資源也在加速擴容。記者從朝陽區獲悉,如今,全區中小學教育集團已達21個。

  高校資源注入優質高中

  在東北五環附近,北京中學東壩北校區正在加速建設,這將是朝陽區教育領域規模最大的單體學校。其辦學規模為78個班,包含初中和高中,可提供學位3390個。

  朝陽區教委規劃科相關負責人展示了一張效果圖:現代化的校園融入了周邊的大尺度綠化,清新蔥郁。預計6月,地下結構施工就將完工,今年底實現封頂,2025年投用。

  近年來,多所特色高中落地朝陽,如北京中學科技分校、北京科學高中、人大附中朝陽學校(朝陽港校區)、傳媒特色高中等。其中,北京中學科技分校由朝陽區政府和北京化工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5所高校聯合開辦。“該校的設立是為了適應國際科技創新的需求,所以校長應該具有改革的魄力、廣闊的視野。”朝陽區教委副主任徐志輝介紹,眼下,該校正面向全國招聘校長、副校長。

  知名高校也在深化與朝陽區的合作。比如今年3月,清華大學與朝陽區的6所中學達成合作意向,協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北京中學三所朝陽區學校入選北京大學“博雅人才共育基地”等。

  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

  在首都中心城區中,朝陽區的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在校學生超34.2萬人,基礎教育體量約佔全市1/6。近幾年,朝陽區堅持“內擴外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快速聚集和學校規模擴充。

  集團化辦學是教育資源實現均衡發展的主要方式,能提升薄弱校、新建校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目前,全區已建成21個教育集團,實現公辦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就拿北京中學教育集團來說,總共有14個成員校,在保証各自特色的基礎上,實行干部教師輪崗制,並統一設置課程體系,在教研、培訓方面實現聯動。

  陳經綸中學教育集團擁有11所分校、25個校址,貫通從小學至高中的12年基礎教育。通過集團管理層級設置、校區捆綁式發展戰略、成立學科研究中心等多種管理形式,形成獨特的集團化管理模式。

  “我們想盡辦法、用盡資源,滿足大家對教育的期許。”朝陽區教工委副書記陳先豹告訴記者,2023年,全區關於教育的12345投訴件數量下降了三分之一。

  體質健康優秀率為中心城區之首

  5月8日下午,記者來到北京中學時,多個學生社團在開展活動。藝術類社團有書法、戲曲、美術﹔科技類社團有機器人、3D打印﹔體育社團就更多了,常見的體育項目幾乎都有專門的訓練課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北京中學的理念要更進一步:“我們希望營造一個有風有浪的寬廣漁場,讓孩子們自己去捉魚,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北京中學校長夏青峰說。

  讓孩子們更陽光、自信、快樂,是朝陽教育系統一以貫之的理念。為此,全區因材施教開展學校特色教育,打破學科界限,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據介紹,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入選全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以科學家精神引領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陳經綸中學開設排球課程,遴選各學段優秀學生成立“郎平班”﹔朝陽區實驗小學師生榮獲40余項國家專利﹔呼家樓中心小學牽頭發起PDC(項目-驅動-生成)教育聯盟……

  近年來,朝陽區的中小學生在藝體、科技活動中獲獎數量和比例均位居全市前列,體質健康合格率和優秀率始終保持中心城區第一,朝陽區也被評為“全國校園足球試點區”。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