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重走“趕考之路”重溫紅色初心

2024年05月03日09:0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重走“趕考之路”重溫紅色初心

  昨天,一百余名觀眾走進清華園車站舊址,透過一件件文物、一張張圖片、一幕幕影像,重溫“趕考”初心。 本報記者 王海欣攝

  “75年前,清華園車站雖然是個三等小站,卻承載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1949年3月25日,這裡成為中共中央進京‘趕考’抵達北平的第一站。”昨天,160余名觀眾走進清華園車站舊址,透過一件件文物、一張張圖片、一幕幕影像,重溫“趕考”初心。

  由這座火車站向西至頤和園益壽堂,再到中共中央香山駐地舊址、香山革命紀念館等紅色場館,“進京趕考之路(北京段)”穿珠成線,成為熱門紅色文化打卡地。“五一”假期前兩日,約2.5萬名觀眾踏上“趕考路”,沿途參觀瞻仰,汲取奮進力量。

  老站房裡開啟“時間旅行”

  海澱區成府路路口附近,綠樹掩映間,一座灰磚紅頂的單層建筑靜靜矗立。建筑的壓檐牆上嵌著一塊石匾額,上面有愛國工程師詹天佑題寫的5個正楷字——“清華園車站”。

  “五一”假期以來,清華園車站舊址參觀者絡繹不絕。如今,老站房保留下來的三開間已恢復歷史原貌,作為展廳開放。一場“走向新中國的步伐——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清華園車站”專題展覽,定格重要歷史瞬間,帶觀眾了解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詳細經過。

  “展覽將那段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濃縮進這一方天地,讓更多人願意停下來,在文物史料中找尋紅色印記。”觀眾李珍是一名退休教師,看到很多年輕人到此參觀,她很欣慰,“相信我們都能沿著初心指引的方向,篤定前行,寫好各自的‘趕考’答卷。”

  在復原的候車大廳裡,還有一處特別的購票打卡點。售票處窗口前,取票的觀眾排起了隊,隻需點擊屏幕、輸入名字,即可打印一張寫有“涿縣—清華園”的專屬紀念老車票。河北觀眾張婷宇捧著車票,興奮地和同伴說:“75年前,老一輩革命家就是從我的家鄉河北涿州上車,乘火車抵達北京的。75年后,我們也要沿著這條‘趕考路’繼續走下去!”

  紅色定制課堂升級體驗

  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一個重要落腳點——頤和園益壽堂裡,游人如織。正在展出的“古都春曉——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頤和園專題展覽”今年全新升級,“五一”假期前兩天已經迎客2200余人次。頤和園圍繞該展覽推出“1+N”定制紅色課堂服務,一系列紅色體驗活動,為觀眾了解益壽堂提供更多選擇。

  踏入益壽堂垂花門,一群大學生拿著“准考証”,跟隨講解員,重溫紅色歷史:1949年3月25日晚,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結束西苑閱兵后,在這裡宴請眾多民主人士共進晚餐。展廳裡,兩桌實景復原的“晚宴”前,觀眾紛紛舉起手機拍照。大一學生王藝翰說:“展覽每一處細節都很用心,我仿佛回到了那個激動人心的年代,感受到老一輩革命家為國家和人民不懈奮斗的堅定信念。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革命精神。”

  頤和園益壽堂“五一”期間推出“紅色之旅”特色服務,為觀眾提供義務講解,通過紅色知識問答的形式,加深觀眾對中共中央進京“趕考”這段歷史的了解。園方還配套推出了紅色文化宣傳產品、印章等,團隊預約的體驗者可憑“准考証”參加知識答題,領取“光榮証”。

  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追尋著“趕考”足跡,游人一路來到香山革命紀念地。走進雙清別墅、來青軒等8處革命舊址,老一輩革命家及中共中央機關工作人員在香山時期的生活、辦公場景躍然眼前。香山革命紀念館展出的“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陳列,通過800張圖片、1200多件文物,帶領觀眾重溫光輝歷史。

  “五一”假期前兩天,香山革命紀念地累計接待觀眾2.2萬余人次。香山公園還啟動了“勞動教育月”,打造中小學生紅色勞動課堂,組織學生在雙清別墅東側平房的小菜園體驗種植,為青少年講述“中共中央在香山”的故事,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參與體驗活動后,海澱區第四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張思恬收獲頗豐,她說:“我在課本上學到的很多紅色歷史故事,在這裡都被實景還原了。走進革命舊址親身體驗勞動,讓我對很多故事有了新的理解,我們要好好學習,傳承好紅色基因。”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