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實現“五個全球前列”

2024年04月17日11:17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董兆瑞)4月17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中關村論壇有關情況。會上,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於英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進展和成效,突出體現在“六個創新躍升”和“五個全球前列”。“六個創新躍升”包括: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4倍多,技術合同成交額、國高新企業、每日新設科技型企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中關村總收入這五個指標都實現了翻番。“五個全球前列”包括:2017年以來一直穩居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榜單的全球首位﹔高被引科學家數量達到411人次,在全球創新城市中排名第一﹔獨角獸企業數量114家,在全球排第三﹔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自然集團、清華大學發布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中,均位居全球前列。

具體成效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取得新進展。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優勢,布局國家實驗室體系和9家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推進懷柔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目前,16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平台都已進入科研狀態。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組建24個創新聯合體,打造7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涌現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二是高精尖產業發展形成新動能。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科技服務業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醫藥健康等8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布局了商業航天、量子技術、生物制造等未來產業。

三是主平台主陣地建設邁出新步伐。全力推進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這是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陣地。出台分園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園、大學科技園等“1+3”政策措施,2023年中關村規上企業預計實現總收入8.6萬億元。統籌推進“三城一區”聯動發展,這是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平台。2023年“一區”承接三大科學城成果轉化項目超過了270項。

四是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實現新突破。《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已經從今年3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出台了外資研發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獨角獸企業等支持政策,中關村24項重大改革措施全面落地,中關村綜合保稅區通過了封關預驗收,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提速建設,社保中關村專項基金初見成效。圍繞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新設了4支百億級政府直投產業基金,不斷打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態。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