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2500余公裡跨市域公交線聯通京冀

2024年03月08日09:00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2500余公裡跨市域公交線聯通京冀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經濟圈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更是連接三地市民工作生活的橋梁紐帶。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推進,北京與環京地區的跨市域公交線網也越織越密。如今,北京跨市域公交線路38條,線路長達2500余公裡,每日客運量約23萬人次。乘坐公交跨市域通勤感受如何?跨市域公交線是如何開行和調度的?如今的跨市域公交為乘客帶來了哪些新體驗?記者進行探訪。

3月4日,天剛蒙蒙亮,進京上班族踏上930路公交車,開始一天的奮斗。

線路優化

兩地通勤更加舒適便捷

“近年來,北三縣很多道路拓寬了,燕靈路口左轉彎設置了潮汐車道,早晚高峰結合北京的公交專用道,一路上很少擁堵。”李立俠是公交駕駛員,多年來,她駕駛930路跨市域公交,見証著兩地道路交通的不斷優化。

3月4日清晨5點40分,李立俠駕車出發。河北廊坊市夏墊交警中隊站的站台上,等車的乘客已經不少。乘客郭先生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天乘坐930路,他在國貿周邊工作,公司雖然有宿舍,但總想能有個真正的家。“我和女朋友商量著,在這邊買了房,到北京工作,雖然遠一點兒,但是有了這條公交線路,挺方便的,跨省通勤的問題解決了。”乘客李女士乘坐這趟公交已經7年了,她很感謝能有這條線路。7年前,她在北京找到了收入更高的工作,但通勤是個大問題,乘坐930路到郎家園,再換乘地鐵是最佳的出行方式。

記者發現,大多數乘客等車時並不著急,他們說930路發車間隔很密,幾分鐘一趟,錯過了也不用擔心下一輛要等很久。早上6點30分,李立俠駕駛的公交車開進了夏墊交警中隊站,乘客們陸續上車落座,大家在車上說話輕聲細語,還有不少乘客在打盹兒。

北京公交集團第五客運分公司運營管理部經理周榮春說,從三河總站到郎家園,車程2個小時,上車早的乘客大多盼著補個“回籠覺”。所以能夠隨時調整發車頻次很重要,盡可能保障更多的乘客有座位。930路曾一度被稱為“最擠公交”。近年來隨著公交集團啟用區域智能調度,通過大數據監控,對每輛車、每個時段的數據進行分析,實現集中調度發車。如今的930路,早晚高峰時段,發車間隔隻有三四分鐘,極大緩解了擁擠程度。

周榮春介紹,930路是北京首條跨市域公交線路,開通於1996年。剛開線時隻有10輛車,北京市域外隻設兩站。如今,930路沿途共設37個站點,配車數量增至50部,日均客流過萬人次。“乘車人數增加,不僅對發車頻次提出更高要求,對站點設置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以前,河北省三河李家務站隻有本地區域交通,2020年12月底開始,930路也在這裡設站停靠。930路從三河市區發車,向西途經大廠,再由燕郊進入通州,最后到達北京CBD核心區。“燕郊西部與通州相鄰,通勤需求最為集中。后來隨著經濟發展、土地開發,燕郊東部的需求也逐漸增長。”三河李家務站旁的華城公寓建成后,居民多了,可這一站點隻有本地區域交通,無法滿足居民往來北京的通勤需求。屬地交通部門、鄉鎮街道與北京公交集團共同協商,對站台進行擴建重修,包括930路在內,共有3條跨市域公交線路在此站設點停靠,日均客流達到700人次。周榮春說,如今,三河地區跨市域公交線路已經達到了17條。通過增設站點、線路調整、智能調度等方式,兩地乘客通勤更加舒適便捷。跨市域公交的逐步優化,成為環京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應急調度

把乘客安全順利地送到目的地

羅征是北京公交集團第六客運分公司第一車隊隊長,在838路車隊已工作6年。他說,838路2001年開通,往返於北京六裡橋和河北涿州開發區。開線時,車隊配車隻有30輛,隨著兩地乘客越來越多,車隊配車逐漸增加至79輛,司機143名。每天上萬名市民乘坐838路跨市域通勤。“一開始,涿州到北京方向的車輛首發時間是早上5點,后來有乘客反映,上班時間較早,希望發車時間能夠提前一些。我們經過實際調研,結合乘客的需求,將發車時間提前到了4點40分。”

羅征說,車隊不僅為乘客出行做好服務保障,更要在突發情況下,做好應急調度,確保乘客出行安全、便利。

他回憶,2023年汛期,涿州因強降雨受災,838路暫時停止運營。停運期間,車隊工作人員組成緊急救援隊,連續5天轉運涿州碼頭鎮居民、高鐵滯留乘客及市內安置點居民共6000余人。緊接著,車隊開始為復線做准備。“最重要的是確保乘客出行的安全、順暢,所以復線之前,必須先驗線。”羅征說,車隊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沿線踏勘,明確沿途是否有積水、道路能否安全通行。“既要盡快恢復大家的通勤線,更要確保復線之后能把乘客安全順利地送到目的地,因此我們每天查看路況,確保道路具備復線條件后,第一時間復線。”就這樣,838路停運9天后,於2023年8月9日,首班車准點發出。

羅征說,作為跨市域公交線路,每一個進出京客流高峰都是對應急調度的一次考驗。“周五838線路日均客流達1.5萬人次左右,晚上是出京客流激增的時段。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採取多車同時進站上客,減少乘客滯留,提高運營質量。”節假日也不例外。羅征說,平時,車輛往返過程中在每個站點都要停靠。但節假日是出京高峰,乘客主要從北京去往涿州方向,反方向的乘客很少。車隊會結合實際情況,採取單向快車,縮短運營時間,加快車輛周轉。

應對客流激增,少不了整體協調調度。區域集中調度中心在遠程通過數據監控進行整體調度,提前結合往年的客流數據做好應急預案。重點站台還會在現場安排調度員,結合現場情況,與遠程調度相互配合,共同保障乘客出行。據介紹,838路共79輛車,日常發車210車次。今年春運高峰,公交集團協調相關分公司派車支援,增配20多輛車,車次增加了30%。

區域集中調度中心工作人員對公交運營進行調度。

多元需求

坐公交跨省游成為新選擇

景點距離近,路程時間短,能“說走就走”的京津冀短途游近年來頗受市民歡迎。除了高鐵、自駕,乘公交游玩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新選擇。

“坐上公交就能實現跨省出游,真的太方便了!”春節期間,家住通州區的陳女士和家人一起乘坐938路,到香河天下第一城逛廟會。陳女士告訴記者,她聽說天下第一城舉辦的廟會特別熱鬧,就想帶老人孩子過去逛逛,查線路的時候發現,從通州西站首發的938路公交在天下第一城門口設有站點,這趟公交正好經過自家小區。“從家門口上車,不用換乘就能直達景點。”陳女士一家上午出發,在景點逛市集、嘗美食,傍晚觀看了打鐵花表演,結束一天的行程后,再乘坐938路回家。她說,乘公交的便利,讓這次短途游的體驗感變得更好了。

第五客運分公司運營管理部經理周榮春介紹,938路跨市域公交連接通州與香河,途經多個居住密集區,是一趟通勤線,因此平時客流主要集中在工作日。“但今年春節前夕,香河屬地提前與我們進行了溝通,由於當地舉辦非遺廟會,而且正好是938路的途經站點,為了方便北京游客到香河游玩,我們在春節假期也增加了車次。”周榮春說,往年春節期間938路發車間距在半小時左右,今年則縮短到15至20分鐘,首班車早晨6點從北京發車,末班車晚上7點30分從香河返回。於是同陳女士一樣,不少北京市民也實現了坐公交跨省一日游。

822路橫跨潮白河,一頭連著通州,一頭連著河北大廠。進入北京市域后,這條線路先后在大運河森林公園和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設有多個站點。隨著公園的建成和完善,這條線路不再只是通勤線,還承擔起兩地居民休閑游玩的新使命。“一趟公交直達公園,特別方便。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我打算過幾天帶著孩子到北京的公園去踏春。”一位家住大廠的居民說。

聚焦

跨市域公交助力京冀互聯互通

交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率先突破的三個重點領域之一。北京公交集團線網中心業務主管李曉坤說,十年來,京津冀交通建設可謂日新月異,京津冀三地交通部門建立了協同機制,給跨市域公交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他介紹,跨市域公交線路的開行需要兩地政府“一事一議”,充分協調溝通,確保場站、站台、道路等運營基本條件保障到位。為了確保線路開行貼合乘客出行需求,每條線路在前期都要進行反復現場踏勘和調研,專業人員要掌握居民區、軌道交通接駁站點、產業園區等客流密集區域的具體情況,分析乘客出行的起止點、出行時間等方面后再設計線路,並根據乘客的具體需求,對沿途停靠站位、線路走行時間進行精細化調整。

李曉坤說,近年來,通過優化線路,跨市域公交不斷為兩地市民通勤、休閑提供更便捷舒適的體驗。跨市域公交的發展並未就此止步。2022年,副中心地面公共交通被正式納入北京市公交系統統一運營管理,公交集團正式承接通州區域全部70條公交線路。這成為跨市域公交助力兩地互聯互通的新契機。“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城市副中心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的功能,進一步提高北三縣地區與城市副中心的連接,持續關注乘客的出行需求,通過優化線路走向、調整線路營業時間,增設站位等措施,讓乘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本報記者 鹿藝佳 景一鳴 文並攝

部分圖片由北京公交集團提供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