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飯碗服務“大”民生 海澱永定路社區閑置空房變身便民助餐點

2024年03月08日10:40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我和老伴現在都來助餐點買飯,既方便又可口。”“助餐點就在樓下,而且干淨衛生,我們吃著都很安心。”近日,海澱區永定路社區助餐點正式面向居民開門營業,“煙火氣”在家門口升起,這讓不少老人感到十分開心。

助餐點為老年居民提供“食”惠

不到中午11點,在永定路助餐點門前,就有10多位社區居民排起了隊。助餐點的工作人員隨后將菜品裝入小餐車,餐車內的餐食葷素搭配、色彩鮮亮、香氣四溢,工作人員逐一將菜品裝入老人的飯盒,不一會兒,就完成了一人餐食打包工作。

紅燒肉、西紅柿炒雞蛋、白米飯......據了解,永定路助餐點位於北太平路16號院,每天中午向社區居民提供6-7個菜品及主食,包括2個葷菜、3個半葷菜和1-2個素菜,由海澱太平路社區養老服務驛站進行配餐,品種多樣的菜品,滿足了居民,尤其是社區老年居民的日常就餐需求。

永定路街道市民活動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為滿足老人多元化的就餐需求,助餐點每天都會為居民提供不同套餐,變著花樣讓老人盡享幸福“食”光,同時,助餐點也支持現場和線上及電話訂餐均,居民可通過現金、手機支付、養老助殘卡支付。

“我現在已經是常客了,這裡吃著順口,價格也合適。”家住北太平路16號院的李奶奶說道,“助餐點就在樓下,把飯買回家,用不了10分鐘。”同樣感受到便利的還有居民張女士,她說道,“以前總是中午回家給孩子做飯,時間緊張得不得了,現在有了助餐點,省了我不少時間,一個葷菜一個素菜,不到20塊錢。”

小區閑置空房怎麼用居民商量著辦

解決好老年人助餐這件‘關鍵小事’,是推動社區老服務的一件大事。北太平路16號院60歲以上老年人約550人,由於小區距離周邊養老驛站和食堂都有一定距離,如何就近就便解決高齡老人“吃飯難”的問題成了居民關注的焦點,建設一個“家門口”的助餐點也成了居民的迫切希望。

永定路社區黨委書記陳月娥表示,由於助餐點的空間有限,無法滿足居民現場用餐的需求,“送餐上門”的模式得到了大部分居民的支持。

為此,社區多次協調街道有關部門、產權方和居民召開民情議事會,對助餐點選址、運行模式、配餐方式、菜品選擇、收費模式等多項事宜進行商討,摸清轄區老年人真實的助餐需求、就餐方式,爭取靈活多樣解決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

2023年,在永定路街道和永定路社區的推動下,產權單位在現有條件下,騰出一間閑置房屋進行了改造,一種“送餐到社區”運行模式的助餐點正式落地永定路社區,居民通過微信群線上訂餐,線下由養老驛站工作人員送餐到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吃到熱乎的飯菜。

陳月娥表示,如今,每天都有80-100人次的居民會來到助餐點吃飯。助餐點的開設,不僅滿足了居民的日常飲食需求,也進一步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在這裡,居民們可以享受到新鮮、健康、美味的食品,同時也為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太平路養老驛站負責人表示,針對老年人的就餐需要,社區居委會和助餐點工作人員會及時反饋,我們也將圍繞如何將老年助餐點建設更加合理、菜品更加符合老年人需求、飯菜更加衛生健康、服務更加溫馨貼心等方面,努力讓每一位老人的晚年生活吃得舒心、放心、省心,不斷提升養老餐桌服務質量,盡己所能為老人們做好服務。

今年,永定路街道將持續推進老年助餐工作,探索多層次供給,推進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完善養老驛站及老年餐桌全覆蓋,預計今年在地區范圍內,新增5處助餐點,完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打通為老服務“最后一百米”,讓百姓生活更有溫度。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