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保水保生態 富民路更寬

2024年02月22日08:59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保水保生態 富民路更寬

  山水相依,藍綠交織。京城東北,群山環抱之中坐落著素有“燕山明珠”之稱的密雲水庫。

  2020年8月,在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回信,囑咐大家守護好無價之寶。

  三年多來,水庫管理者和周邊居民牢記總書記的叮嚀,守好用好密雲水庫,堅定不移地走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保水富民路上,為建設美麗北京作出新的貢獻。

  密雲水庫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猶如一幅山水畫。 本報記者 王海欣攝

  飛來的鳥兒三年增加45種

  2020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鄉親們的回信中指出:“當年修建密雲水庫是為了防洪防澇,現在它作為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已成為無價之寶。”

  這句話讓密雲水庫管理處庫濱帶管理所副所長王國學印象深刻。在密雲水庫工作了22年的他親眼見証了水庫的巨大變化:水多了,水面開闊了,水庫周邊的樹高了,環境好了,鳥也比以前多了!

  作為首都人民的“大水缸”,密雲水庫自建庫以來累計向京津冀供水超410億立方米,其中向北京供水近300億立方米。2014年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南水”進京后,密雲水庫不再是城區供水的“主力軍”,但依然是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並轉型成為首都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有了“南水”的支持,近年來密雲水庫蓄水量穩步上升,最高達到35.79億立方米,創建庫以來最高紀錄,並持續穩定在30億立方米左右大儲量運行。

  2021年4月,密雲水庫啟動向下游潮白河補水。這次持續了一年零四個月的補水,是新世紀以來北京境內潮白河流域實施的最大規模補水,實現了潮白河流域內的水系連通,北京境內河道全線通水。

  水面更加開闊,水庫生態環境也隨之改善。如今,密雲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地表飲用水二類標准,庫區監測記錄到的鳥類從2020年之前的190種增加到2023年的235種,哺乳動物由10種增加到了13種,植物400余種,昆虫110余種,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你看灰頭麥雞、戴勝和太平鳥群、八哥鳥群都來了,水好了,鳥兒都愛來了,這水庫真是無價之寶啊!”曾是水庫觀鳥小組成員的王國學說起近幾年庫區的變化特別興奮。

  5.6萬畝水源涵養林杜絕農藥

  多年來,密雲水庫管理處堅持“部門聯動、市區協同、京冀攜手”,深入落實上游保水、護林保水、庫區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五保水”要求,推進科技保水、全民保水,水生態狀況持續保持健康水平,水源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總書記在回信中叮囑,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守護好密雲水庫,為建設美麗北京作出新的貢獻。這讓密雲水庫的守護者們保水護水的決心更加堅定。“2021年,密雲水庫專門成立了水環境管理科和庫區管理所,負責水庫的水生態空間管控。”密雲水庫管理處水環境管理科科長黃楠告訴記者,現在每天都會有專人對庫區環境進行巡視,一旦發現違法建設、違法排放污水、亂扔垃圾等水事違法情況,會立即處理或通報執法部門。

  “庫區還有5.6萬畝的水源涵養林,對涵養水源、淨化水質意義重大。”密雲水庫管理處水生態所副所長劉磊說,近年來,涵養林的病虫害防治杜絕了傳統的化學藥劑方式,採用天敵滅殺,用生態的方式解決生態問題。大儲量運行的密雲水庫還結合不同水位淹沒區的動態特征,恢復和重建了450余畝濕地,並在水庫上游潮河入庫口打造鳥類棲息地示范樣區,栽植水蔥、芡實等16種水生植物,淨化水質。

  “環境好了,客流量也多了”

  總書記曾在回信中動情地說:“得知你們發揮好山好水的優勢,日子越過越紅火,我感到很高興。”圍繞密雲水庫這一泓碧水,北京找到了“保水能富民,富民促保水”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沿著這條保水富民路,“綠水青山”正有聲有色地向“金山銀山”轉化,惠及庫區人民。

  溪翁庄鎮水庫南線有一條北京著名的“魚街”,沿途數十家魚宴餐館,家家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兒。每年9月下旬,這裡還會舉辦魚王美食文化節,慕名而來的食客絡繹不絕,車子停滿整個停車場。

  今年57歲的祝香紅是這條街上最早的一批經營者。開餐館以前,她在水庫投放的網箱每年能出產幾萬斤魚。后來,密雲水庫取消網箱養魚,祝香紅在政策引導下開了這家餐館,從一開始的幾間小房,到現在前頭有院子、后邊有大廳。“水質好了,魚的質量也好了,環境好了,客流也多了,大小假期幾乎天天爆滿!”祝香紅笑得合不攏嘴。

  密雲的槐花蜂蜜聞名全國。然而,以前一到春暖花開時,養蜂20多年的李洪義就得趕緊把蜂箱裝車往南方跑,“趕上春耕,有種地的人打農藥,蜂子不走肯定就死了。”隨著退耕禁種、關閉養殖場等一系列舉措的實施,水庫周邊環境好了,花多了,蜜蜂不死了,蜂蜜的產量自然就漲起來了。現在,每年春夏時節,李洪義都可以踏踏實實地在家門口放蜂,一年兩三噸的槐花蜜總能提前被客戶訂光。

  張建華曾是庫區漁民,如今是一名保水網格員,日常負責看護庫區圍網、巡查庫區環境,每個月有1500元的補貼。老張對這樣的生活很滿意,每天要在自己的管片兒至少巡視四個來回,“錢不是最重要的,密雲人都知道一句話,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密雲水庫!”

  親歷者回訪

  “做好守護密雲水庫的眼睛”

  駕車出密雲水庫管理處,向北先到石塘路村,再經馮家峪鎮、不老屯鎮,最后到達高嶺鎮,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庫區管理所水環境巡查員王全民每次的巡庫路線。

  從地圖上看,這一趟得圍著密雲水庫走大半圈,至少100公裡,“去年我出車150次,一年跑了不少於1.5萬公裡。”王全民說。

  今年57歲的王全民是一名“庫二代”,父親參與水庫建設,水庫建成后又扎根庫區植樹造林,“我是在水庫邊長大的。”2002年,結束15年的潛水員生涯后,他成為水政監察大隊執法隊員。

  “當時,大家的環保意識都不強,水庫環境並不好。”王全民記得,那些年庫區范圍內搞養殖的、承包土地蓋山場的,甚至盜採鐵礦石的司空見慣。

  后來,隨著一系列“最嚴格”保水護水措施的實施,庫區環境極大改善。2021年,庫區管理所成立,王全民由執法者轉為管理者,“工作更多,也更細致了。”環境巡查、宣傳普法、水鳥觀測……盡管年過半百還要學習許多新知識,可看著寬闊清澈的水面,王全民充滿干勁兒。

  “總書記說‘保護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要做好守護密雲水庫的眼睛,盡自己的力量,為子孫后代守好水庫。”王全民說。

  如今,每當遇到有人對庫區封閉管理表示不理解時,王全民總會從自己的故事講起:“我打小就是在庫邊泡大的,現在密雲水庫是咱北京重要的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是大家的無價之寶,咱們一定得保護好……”真摯的情感、朴素的話語,總能讓人心服口服。本報記者 王天淇

  “綠水青山美麗願景正變成現實”

  2020年4月3日,在位於大興區舊宮鎮的植樹點,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了首都義務植樹活動。大興區園林綠化局工作人員朱震就在植樹現場。時隔數年,那火熱的勞動場面和溫暖有力的話語,仍銘刻在他的腦海。

  那是初春時節,榆葉梅、杏梅早早綻放,生機勃勃。總書記下車后跟大家熱情地打招呼,拿起鐵鍬直奔植樹點,腳步輕快有力,一路走一路問:“這是什麼地方?栽了些什麼樹?”

  植樹后,總書記又與大家親切交談。“說的都是家常話,但道理深邃、意蘊深長。”朱震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這個植樹點如今是大興五福堂公園。我們正是按照這樣的理念去開展生態建設。”朱震說,自己明顯感覺到,近年來北京植樹的苗木更豐富了,鄉土、碳匯樹種佔比更多,金銀木、紅瑞木等觀干觀果植物更為常見。

  作為土生土長的大興人,朱震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永定河干涸無水。“新中國成立初期,大興的森林覆蓋率隻有0.8%。現在,這個數字已超過30%。”

  如今,永定河重現水清岸綠,河畔建成百米林帶。2012年以來,全區新增森林30多萬畝,沿南五環和南中軸建起一串公園綠地。

  “綠水青山的美麗願景正變成現實。”朱震充滿期待。本報記者 朱鬆梅

  “習爺爺的叮囑我都做到了!”

  “習爺爺特別慈祥!他一點點教我們,先填草炭灰,再填普通土,特別耐心。”談起總書記教自己種樹的場景,郭栩巍記憶猶新。

  2021年4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朝陽區溫榆河植樹點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3名小學生和總書記一起種下6棵樹苗,當時六年級的郭栩巍就是其中之一。

  郭栩巍記得,當時習爺爺帶著大家揮鍬鏟土,填土圍堰,提水澆灌樹苗。他們一邊干活,一邊聊天。看到3個孩子都不戴眼鏡,總書記很高興,又叮囑他們要好好學習,鍛煉身體、熱愛勞動,給國家和家庭做貢獻。

  這幾年,郭栩巍總記挂著和習爺爺一起種下的樹苗。他跟父母去溫榆河公園玩的時候,時常會去看看,也會和同學們一起去給樹苗澆水。

  孩子們如同樹苗般茁壯成長。郭栩巍一直牢記總書記的叮囑,不管是在學校還是社區,他都經常參與垃圾分類、美化環境等志願服務。他還是家務小能手,兩年前就能獨立為妹妹做美味的蛋炒飯。

  植樹時,郭栩巍曾告訴習爺爺,自己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航天員。這個夢想一直激勵著他。“每周四,我都會參加學校科技社團的活動。”郭栩巍驕傲地說,“習爺爺的叮囑我都做到了。未來,我會做得更出色!”本報記者 朱鬆梅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