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用繡花功夫留住城市記憶(視線·城市更新)

北京市持續推進背街小巷精細化整治提升 讓胡同人家過上現代生活

本報記者 施 芳
2024年02月15日08: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北海公園東門附近一條胡同內,大紅燈籠高挂,營造出喜慶節日氛圍。
  宋家儒攝(影像中國)

  史家胡同博物館展出的胡同沙盤。
  蘇衛忠攝(影像中國)
  圖表數據來源:北京市城管委

  青雲胡同23—29號院內部新舊材料共生的巷道。
  夏 至攝(人民視覺)

  改造后的爛縵胡同一角。
  王士強攝(影像中國)

  “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如牛毛。”北京胡同歷經數百年,是古都發展變遷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北京市持續推進背街小巷精細化整治提升,下足繡花功夫:“架空線入地”讓天際線美起來,“胡同不停車”讓生活靜下來,“廁所革命”讓生活環境美起來。無論春夏還是秋冬,走在灰瓦青磚的胡同裡,古韻與新貌相融共生,讓人流連忘返。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歷史文化遺存是前人智慧的積澱,是城市內涵、品質、特色的重要標志。北京市把老城區改造提升同保護歷史遺跡、保存歷史文脈統一起來,從而更好地將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編  者 

 

  爛縵胡同

  改造匯聚民意

  老街煥然一新

  爛縵胡同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牛街街道法源寺歷史文化街區,形成於明代,是街區中最主要的一條南北走向胡同。2018年6月,爛縵胡同改造工程啟動,包括部分房屋騰退、市政基礎設施完善、胡同景觀提升、沿街立面整飭修繕、業態轉型升級等。

  平整潔淨的石板路、頗具藝術風格的手繪涂鴉、設計精巧的花池……走進300多米長的爛縵胡同,隨處都有引人駐足的景致,透著閑適與寧靜。

  胡同西側,黃藍相間的玻璃幕牆上寫有現代詩《鴿子》,牆后,幾隻信鴿躥蹦著,不時飛一圈,為靜謐的胡同增添幾分靈動。年近六旬的陳中義自打出生就住在爛縵胡同105號院,見証了胡同的變遷。2013年剛養鴿子那會兒,他用木板和鐵絲做窩,蓋著石棉瓦遮雨,十分簡陋。

  2018年,聽說胡同啟動改造提升,陳中義心裡直嘀咕:“這鴿舍恐怕留不住了!”參與胡同改造的設計師讓他吃了“定心丸”: 鴿子代表老北京文化,不但要繼續養下去,還要把鴿子窩“全面升級”。不久,陳中義的30多隻鴿子住進了由實木打造的“新家”,既寬敞又通透。

  架空線入地、雨污分流、公廁改造……爛縵胡同的居民李景麗實實在在感受著胡同改造帶來的好處:“公廁裡裝了排風、空調和供暖系統,還有專人打掃,比過去干淨多了,大伙兒都夸贊。”

  變化背后是許多新技術的應用。施工中,市政管道採用新型管道和檢查井,井壁佔用空間減少近2/3,施工速度提高10倍﹔路面兩側採用一體式線性排水槽,實現大雨不積水﹔胡同內架設3根5G智能燈杆,集安全監控、社區信息發布和WiFi於一體﹔使用光伏發電瓦,為街區景觀照明提供清潔能源﹔院落內建成生態化糞池,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改造后,大門裝上了門禁、做飯也騰出了地方,供暖、下水、消防等諸多問題都得到了解決,胡同裡的舒適度和安全感都有了保障。”居民卜世堃說。

  胡同改造涉及千家萬戶,居民意見不一致怎麼辦?爛縵胡同成立“民意會客廳”,邀請居民全過程參與,充分聽取民意、民聲。自改造以來累計舉辦100多場協商會,居民積極獻計獻策,難題一一破解。

  停車難曾是不少居民的“心病”。“為了搶車位,大家用破家具、廢自行車佔位。要是遇到突發情況,消防車和救護車很難進來。”西城區牛街街道法源寺社區黨委書記李剛介紹,街道千方百計在周邊協調共享停車位,並利用閑置空地修建了立體停車位。習慣了在家門口免費停車,居民起初對治理方案並不領情。從治理保障通行安全、改善胡同秩序、提升居住環境入手,街道挨家挨戶聽意見、解難題,讓喧囂的胡同“靜”下來。面對煥然一新的新家園,居民宋興蘭由衷感慨:“胡同改造既注重保護歷史文化底蘊,又解決了我們關心的實際問題,這胡同裡的日子啊——舒坦!”

  史家胡同

  承載城市韻味

  珍藏共同歲月

  史家胡同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街道東四南歷史文化街區,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史家胡同內多為傳統民居,留存下來的平房院落有80余處,完整規模較大的約30座。在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獲獎名單中,“東四南歷史街區保護更新公眾參與”項目位列其中,史家胡同45號院正是這個項目中最典型的案例。

  走進史家胡同45號院,位於一、二進院之間的垂花門將院落分為內、外兩部分。端庄的垂花門垂下的檐柱懸於半空,柱上雕著一朵花,花的紋路清晰。北京工業大學教師惠曉曦是45號院改造的設計負責人,她介紹:“這道門原本早已糟朽,后來通過3D掃描儀測繪,按照修古建的工藝進行精細復原,成了院內一道亮麗的風景。”

  45號院的成功改造,是北京市歷史文化街區漸進式更新升級理念的典型案例。在史家胡同,這樣的更新改造還有不少。

  走進史家胡同24號院,金柱大門上懸挂著“史家胡同博物館”牌匾。推開院門,庭院裡長著兩棵高大的梧桐樹,屋檐下挂著鳥籠,三三兩兩的游人在展廳中細細端詳。

  難以想象,改造之前,這裡曾是一副破敗模樣:房梁歪斜、牆漆剝落、地磚坑坑窪窪……2010年,征求居民意見之后,在改造中繼續保留傳統規制,堅持利用老材料,採用磨磚對縫等傳統老工藝。前院鋪的8000多塊老磚是主體建筑中從原址回收而來的外牆磚,仿佛在訴說老北京胡同悠長的歷史。

  2013年10月18日,一座古色古香的博物館呈現在胡同老街坊面前,成為北京市第一家植根於社區的胡同文化博物館。史家胡同博物館館長馬玉明介紹,博物館建成以來,一直堅持文化展示廳、居民會客廳和社區議事廳的定位,共設8個展廳,包括史家歷史、近代教育、世紀新姿等,將老北京胡同文化、史家胡同的變遷、北京人藝的歷程一一道來。在歷史展廳正中間,是一個七八米長、兩三米寬的史家胡同沙盤,130個灰牆灰瓦的院落整齊排列,盡收眼底。

  博物館陸續面向胡同居民征集老家具、老照片等老物件,邀請藝術家開展“胡同聲音”項目,錄制、收集了胡同裡的虫鳴和叫賣聲,將胡同居民的共同生活歲月予以珍藏。博物館一間100平方米的屋子經過改造,成為社區議事廳、居民會客廳和活動報告廳,發揮展示社區文化、開展各類普及教育活動的功能。

  2017年3月以來,朝陽門街道辦事處邀請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運營史家胡同博物館,將這裡拓展為責任規劃師長期駐地及推動街區更新和社區營造的實踐基地。“現在,史家胡同博物館還成為社區活動的舉辦地,博物館為周邊居民和社會大眾精心策劃了許多精彩活動——展覽、論壇、講座、手工、攝影、口述史、設計周……”朝陽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孟子涵介紹,博物館的建立不僅很好地保護了傳統的胡同文化,而且將傳統與現代相融合,使四合院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中,繼續煥發光彩。

  除了博物館,史家胡同裡還有6個不同形式的微花園,它們都是以參與式設計理念,由社區居民和中央美院師生共同營造而成,2020年獲得國際景觀學會的卓越獎。其中“牆根兒花園”的主人是80多歲的宗阿姨,營造的是“花枝半倚牆,園畦多種瓜”的閑適生活場景。“老時光花園”的主人是許大爺一家,設計師將腌菜罐、胡同老磚、舊花盆、鳥籠、廢棄玻璃等進行改造,搭配相應的花草和蔬菜,又添置了木擱架與小板凳,使得院子富有生活氣息又充滿年代記憶。“微花園項目的實施,能夠有效推動規劃實施、激活社區活力,提升城市治理,充分調動本地居民參與街區保護和綠色微更新的積極性。”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教授侯曉蕾說。

  青雲胡同

  建筑疊加共生

  重塑美育空間

  青雲胡同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前門東區,從清代中后期開始成為各路戲曲流派進京落地生根、融合發展的重要土壤,也是北京城市肌理清晰延續的地區之一。2018年5月起,青雲胡同開始“恢復性修建”。依照史料研究和建筑形態樣式,結合街區發展定位,適當採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對城市肌理予以修復。修繕改造后的青雲胡同,傳統風貌與時尚元素並存,歷史韻味與現代氣息相融。

  走入青雲胡同,甲23—29號院和其他的老院落顯得格外不同。這座院子既保留胡同本身的古磚灰瓦,又充滿現代建筑的氣息。

  據負責胡同改造的設計師李冀介紹,青雲胡同23—29號院由多個迥異的部分組合而成,凝聚了不同時代的豐富歷史記憶。其南院與顏料會館的戲樓隻有一巷之隔,京劇大師梅蘭芳曾在這裡生活。

  “恢復性修建”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提出的重要概念,要求老城保護應通過騰退、恢復性修建,做到應保盡保,最大限度留存有價值的歷史信息。設計團隊經過深入的歷史調研梳理,選擇一部分損毀的建筑予以恢復性修建。同時借由打開院牆、將一系列“微胡同”引入院落內部,形成院院相套、整體流動的空間群落,使缺損的城市空間肌理獲得重塑。

  改造中,設計師對部分建筑進行必要的加固與修補,使其恢復結構強度。從瓦礫中發掘出的幾組梅蘭芳舊居大青石柱礎,被重新歸位。其他周邊散落的老物件和材料——老基石、舊磚、瓦片等,都被收集起來,作為時光碎片錯位混砌到新的牆體和地面中。

  復建房屋的磚牆中部,插入了大量玻璃磚。新材料和舊物料,訴說著時代變遷,共同編織可以觸摸的時光記憶。老廠房也避免了被拆除的命運,得以完整保留,同時以耐候鋼作為主要介入材料,對紅磚牆上的漏風洞口加以封閉,內部結構採用同型新角鋼與老梁柱角鋼對接的方式進行整體加固。“站在修復后的院子裡,向任何一個方向望去,視野所及范圍內不是齊刷刷的青磚灰瓦傳統民居,建筑風格混雜著從明清時期老宅子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廠房,高低錯落,別有一番美感。”慕名前來的游客王子童說。

  各院落被植入不同氛圍的餐飲、文化、展示、演藝功能,還有面向前門三裡河敞開的景觀咖啡、樹蔭露台,與顏料會館戲樓一起在三裡河公園北岸形成豐富的休閑文化集群。“如今這裡已經成為游人休閑打卡、居民活動交流的‘片區文化客廳’。”東城區前門街道大江社區黨委書記李鑫介紹。

  沉寂多年后,位於青雲胡同22號的顏料會館戲樓再次響起了悠揚婉轉的戲曲唱腔,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古老建筑煥發新活力。“我們要把胡同的公共設施利用好,把文化內涵豐富起來,讓老百姓感受到胡同是個寶。”東城區前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趙娟偉說。

  (朱玥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15日 07 版)

(責編:李世奇、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