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北京市青少年閱讀節海外留學生主題活動:讀中國歷史 講中國故事

“我喜歡書法,老師教我們用毛筆寫漢字,感覺很有內涵……”“第一次吃到糖葫蘆,酸酸甜甜,味道好極了!”11月29日下午,由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指導,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團市委主辦的首屆北京市青少年閱讀節“讀中國歷史 講中國故事”主題文化實踐活動在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空間舉辦。
活動上,來自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北京郵電大學的二十余位留學生走上舞台,講述自己在閱讀中讀到的“中國故事”。
今年,北京市青少年閱讀節在收到各高校“讀中國歷史 講中國故事”的報名信息和展示視頻后,經過整理、篩選和初步評選,最終挑選出了二十余位來自俄羅斯、埃塞俄比亞、基裡巴斯等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的9組節目,分為“中國印象”“歷史文化”“詩詞串燒”“傳承發展”四個單元。
在“中國印象”單元,來自柬埔寨、俄羅斯、越南、馬達加斯加的留學生庄麗貞、麗娜、張金芝、萬瓊麗,分別講述了自己來到中國學習生活的初衷與經歷,分享了她們了解到的中國的風土人情與中國印象。庄麗貞同學表示,在中國,她看到了歷史的沉澱和時代的飛躍,也看到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商業水平的提高,這讓她對中國、對未來充滿期待。
在“歷史文化”單元,來自北京郵電大學的泰國留學王可可、溫亮亮與土庫曼斯坦留學生邁裡克三位同學分享了自己學到的故宮御花園與午門的歷史,介紹了御花園裡的樹木、山石和午門上的特殊構造。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印度尼西亞留學生朴力分享了自己眼中的北京胡同,他說,在北京胡同中,看到了中國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獨特性,也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北京郵電大學的同學們還帶來了“詩詞串燒”,展示了中國古詩詞的悠遠意境。
“歷史上,中國古代建筑凝聚了歷代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今天,一個嶄新的國際化大都市將歷史與現代完美融合。”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埃塞俄比亞留學生王美西同學分享了她讀到的、看到的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國。她表示,回國后,她將從事與中文教育相關的工作,用自己的努力把中國漢字和中國故事傳播出去。
本次“讀中國歷史 講中國故事”文化實踐活動是首屆北京市青少年閱讀節系列閱讀實踐活動之一。活動旨在邀請在京高校留學生,圍繞閱讀中國歷史文化圖書,從中了解和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歷史文化和新中國發展成就,並站在舞台上講好自己眼中的中國故事,傳播自己了解到的中國聲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