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跑起來 企業“省”了近4億元

本報訊(記者 曹政)市發改委近日披露,本市在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領域大力推廣電子化招投標,實現了全流程電子化、無紙化。參加招投標的企業,還可以辦理電子保函替代交納保証金,這一便利化舉措今年已為上千家經營主體累計減少近4億元的投標保証金資金佔用。
回天地區將再添交通大動脈回南北路,地鐵13號線擴能提升,囊括多條軌道交通線的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最近,這些備受關注的重點工程相繼公布招標信息,想投標的企業隻需要憑借數字証書,在電子化平台上便能申請。
自2016年以來,在“互聯網+招標採購”和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推動下,本市搭建了以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台為樞紐,連接交易平台和監管平台的“服務、交易、監管”三大功能平台體系。如今,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台實現了招投標信息的“一網匯聚”“一鍵查詢”,並為企業提供招投標一站式服務。
得益於政務系統的數據互通,企業參與招投標過程中可以省去很多重復填報的麻煩。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台與北京市大數據平台、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台、信用北京等多個國家和北京市有關政務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為企業提供政務信息綜合查詢服務,實現經營主體基本信息和信用、涉稅、社保等政務信息的綜合查詢、獲取和驗証,從而有效解決經營主體數據信息和証明材料獲取流程復雜、重復提交、難以驗証查証等問題。
“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台已經在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水務、交通、園林綠化等領域大力推廣電子化招投標,實現了全流程電子化、無紙化。”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從項目登記、公告發布、招標文件獲取,到專家抽取、投標、開標、評標,再到結果公示等都能網上辦理。截至目前,通過採用全流程電子化交易方式,可以減少投標人線下招投標活動5次以上,實現“數據跑路代替企業跑腿”,提高了交易效率。
過去,企業參加招投標必須交納投標保証金,一般是投標項目預算金額的2%,且招投標期間不能退還,佔用時間長,給企業資金周轉造成一定壓力。如今,在線辦理的電子保函作為一種信用憑証,可為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提供投標擔保,替代交納保証金。
數據顯示,通過推廣應用電子保函,今年本市已經為1101個經營主體提供了2885份電子投標保函服務,累計減少佔用經營主體近4億元投標保証金資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