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南苑街道探索構建“12345”培養機制 優化青年儲備干部隊伍

為進一步優化地區干部隊伍建設,破解“斷層”“老化”、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豐台區南苑街道黨工委聚焦“四型四化”干部隊伍建設,探索構建“12345”干部培養機制,助力街道、社區兩級青年干部成長成才,為培養鍛造出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注入新生力量。
堅持“一個”核心。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錨定地區高質量發展,以“為街道、社區培養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為核心,突出政治標准,把“看准人、選對人”作為干部隊伍建設的“先手棋”,通過個人報名、社區(部門)推薦、實地考察,建成涵蓋39名社區干部、30名機關干部的南苑街道儲備干部庫。
突出“兩級”聯育。打破過去街道和社區干部分別培養的舊模式,把兩級干部一貫制培養、一體式考察。一是下沉“接地氣”,在重大項目任務、急難險重工作中,讓機關青年干部“下沉”社區,知民情、聽民意。二是向上“接天線”,拿出信訪、接訴即辦等崗位讓社區儲備干部“上浮”職能科室鍛煉,理解政策、提升能力。三是聯動“破溫差”,通過打通街道、社區兩級培養,讓機關青年干部與社區儲備干部結伴而行、共同成長,讓街道與社區工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貫通“三根”鏈條。一是貫通干部成長鏈。打破干部成長中的“分段管理”“各負其責”的培養思路,明確社區“居委會委員-黨務專職-居委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街道“兩辦、組織部門輪崗、接訴即辦信訪鍛煉、業務科室扎根”的成長優先級,健全青年干部全周期成長鏈條。二是打通隊伍交流鏈。堅持機關、社區青年干部“一盤棋”,打破層級障礙、系統限制,推動縱向聯動、橫向互補,培養造就多崗位鍛煉、全方位歷練的復合型成長干部。三是暢通政策體系鏈。加強機關、社區干部宏觀管理研究,分層級梳理細化社區、機關干部晉升流程,先培養、后配崗,把結構要求和功能需求相結合,系統建環環緊扣、有機銜接的選人用人工作機制。
明確“四師”搭台。著眼“誰來帶”,嚴把標准選好良師,明確幫什麼、帶什麼,做到“傳”思想鑄品質,“幫”經驗補短板,“帶”實踐促提升。一是業務雙導師,依托社區書記工作室,結合街道包社區制度,建立28人社區書記和業務科長“業務雙導師”傳幫帶機制,以頒發導師聘任証書、“薪火相傳”贈書等形式,推動導師與儲備干部建立師徒關系。二是青年互為師,按照“幫學相長、攜手成長”的原則,採取自主“找朋友”的方式,實現機關與社區儲備干部結對全覆蓋。三是居民群眾師,立足接訴即辦、信訪維穩等專項工作開展,把最想幫助、最需幫助的群眾作為“拜師”對象,做到1幫1,每季度、發現、解決一批問題的三定目標,暢通民情溝通網絡。四是外延拓展師,發揮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新聯會等平台作用,積極探索社會導師資源,從法律、經濟、心理等方面提升干部綜合素質。
實施“五學”驅動。創新學習載體,豐富學習形式,對儲備干部開展“滴灌式”培養。一是理論研學,採取“個人自學+專題授課+研討分享”等方式強化理論學習。二是實踐教學,開展體驗式教學,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發展動力與活力為主題,帶領青年干部參觀豐台區麗澤雲客廳。三是上台領學,開展“青年干部上講台”,從“學生”到“老師”,讓機關青年干部在上台領學的過程中查漏補缺、精進業務。四是下沉踐學,圍繞重難點問題,機關干部下沉拜師社區書記所在社區鍛煉,重點部門提供輪值崗位在實踐中鍛煉能力。五是擂台比學,年底舉辦擂台比武,設置主題調研、公文寫作、現場答辯等環節,在互看互學互比中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