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 爭先鋒 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6公裡迷你馬拉鬆鳴笛開跑

人民網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池夢蕊)11月11日,“學雷鋒 爭先鋒”體育館路街道6公裡迷你馬拉鬆暨第十四屆社區體育文化節活動在德必天壇WE國際文化創意中心正式開賽,150余名跑者盡情奔跑。
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工委書記秦磊在致辭中表示,馬拉鬆不僅僅是一場跑步運動,更是一段感受地方文化、城市底蘊的悅心之旅。“此次活動是街道立足地區自然人文景觀、優美生態環境、優質公共服務等優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品牌賽事的一次勇敢嘗試。我們將群眾體育的拼搏精神與基層治理進行有機融合,現場不僅有充滿趣味的打卡活動,還有街道重點工作、街巷文化的介紹,更有居民雷鋒志願者、文明引導員等志願服務力量的參與。大家凝心聚力,用實際行動踐行運動之美、力量之美、藝術之美的精神文化內涵,營造地區‘向上’‘向善’‘向前’‘向好’的濃郁氛圍,助推地區高質量發展。”
隨著發令槍響,參賽選手們迅速開跑,奔跑者們矯健的身姿成為街頭最靚麗的風景線。初冬的天氣已逐漸寒冷,但是選手們熱情高漲。大家相互幫助,相互鼓勵,不僅跑完全程,也在打卡過程中,深入了解街區文化,切身感受到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據悉,此次迷你馬拉鬆活動旨在貫徹落實北京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促進全民健身更高水平發展,持續豐富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在引導群眾科學健身的同時,感受地方文化與城市底蘊。
體育館路街道立足地區體育文化資源稟賦,堅持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治理,進一步完善體育設施建設,通過開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打造出崇外大街京味兒樂園、四塊玉健身樂園、體育總局幸福園、街巷健身區等一批群眾喜愛的家門口健身樂園。本次活動,設置德必天壇WE文化產業園區、法華寺、109小學、文章胡同東口、龍潭西湖公園、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紅橋市場等13處點位,既是體育館路街道代表性景觀,也見証了地區高質量發展階段成果。
“街道加強組織,立足居民需求,打造‘接地氣、有溫度、易獲得’的體育文化服務,將體育文化活動作為激發城市活力的重要支點。街道不斷完善居民家門口的健身樂園,還專為老年人增設棋盤、廣場舞區等,讓居民遛彎散步有公園、腰背拉伸有器材、專業訓練有場地,以體育設施設備的完善,助力街道體育產業發展,提高居民幸福指數。”體育館路街道工委副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馮博說。
據介紹,體育館路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大力弘揚雷鋒精神,持續致力於發揮地區體育文化資源優勢,推動“文化+體育”產業融合,打造體育產業集群,促進地區各項建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街道依托轄區豐富的體育資源,大力推進體育事業發展和全民健身運動,形成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社區體育文化節”“小冠軍俱樂部”等特色體育品牌。其中,體育館路街道社區體育文化節迄今為止已經成功舉辦十四屆,已成為體育館路街道最具影響力的品牌體育文化活動之一。“本次‘學雷鋒 爭先鋒’體育館路街道6公裡迷你馬拉鬆活動創新將群眾體育運動與基層治理相結合,將體育文化節打造成輻射范圍更廣、參與程度更高、內涵更加豐富、群眾愈加喜愛的百姓體育文化活動平台。”體育館路街道工委副書記彭恩強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