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煥新帶來時空穿越奇妙體驗

本報訊(記者 李洋)驕陽灼灼,鴿群飛過。中軸線最北端鐘樓再向北600米,是充滿創新活力的文化產業園區金台·共享際。昨天下午,這處掩藏在胡同裡的創意之地迎來近40名中外媒體記者。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中心和市政府新聞辦主辦的“北京創新文化”主題採訪活動,相繼探訪金台·共享際和隆福寺文化街區,感受北京以首善標准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金台·共享際所在的院落,上世紀50年代時曾被稱作“上海樓”,是當時參與新中國十大建筑建設的上海專家團隊的辦公和居住地。經過半個多世紀變遷,其原有功能已消失,如今由金隅集團進行城市更新,於今年3月變身為“戲劇孵化平台+消費創新平台+國際交往平台”的文化產業園區和青年創意生活服務社區。
1860年,法國測繪師查爾斯·杜賓曾在安定門附近拍下目前所知的北京鐘鼓樓最早照片。如今,在金台·共享際樓頂露台,中外媒體記者在相似的角度再拍鐘鼓樓美景,體驗奇妙的時空穿越。當天,環境舞蹈、默劇表演等也在此上演,驚艷了不少參觀者,兩位記者還應邀參與了演出中的互動部分。
在北京,金台·共享際這樣的新地標正在崛起,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老地標也在煥發出新的活力,隆福寺便是其中之一。
始建於明朝的隆福寺,歷史上就是京城的核心商業區。近年來,經過風貌保護和城市更新,隆福寺蝶變亮相,成為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老的地標在延續歷史文化的同時,增添了時尚感和科技感。園區內,風靡全球的% Arabica咖啡、精釀餐吧京A Taproom充分滿足都市青年“早C晚A”的需求﹔位於隆福寺二期的FunFly環游天地8k飛行影院開始試營業,利用數字技術讓觀眾平地“飛翔”,領略祖國壯美風光,為隆福寺文化街區再添文化消費新場景。
金台·共享際和隆福寺文化街區的建設更新,是近年來北京市積極探索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實踐縮影。未來,北京市將持續以文化創意引領產業升級、以金融活水激發文化活力、以創新文化賦能城市發展,將一處處“胡同裡的創意工廠”塑造為文化多元融合的創新地、優質文化企業的集聚地、城市更新的承載地、文化消費的打卡地,讓古都北京更具活力,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