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江姐”回“故鄉” 北京電影學院原創音樂劇《江姐》重慶上演

2023年09月25日16:39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著名歌唱家王莉在音樂劇《江姐》中飾演江姐。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尹星雲)日前,北京電影學院首部原創音樂劇《江姐》開啟全國巡演,劇組來到《紅岩》故事的發生地重慶,在重慶大劇院上演該劇。

該劇由王勁鬆、王莉、王藝塤、郭凇男、馬明月等北京電影學院教師及表演學院2022級音樂劇表演班20余名學生組成演出班底,用優美的音樂、激情的舞蹈、當代的音樂語言盡情演繹了這部新編的紅色經典故事。

音樂劇《江姐》劇照。

原創音樂劇《江姐》講述了重慶解放前夕,以地下黨人江竹筠為代表的革命志士在渣滓洞集中營中慘遭酷刑卻仍堅守信念的不朽事跡。在編排上,音樂劇《江姐》集音樂、戲劇、舞蹈、多媒體藝術為一體,讓戲劇層次更加分明,細節更加豐滿。在音樂上,作品根植於現代流行文化,又巧妙植入了《紅梅贊》等歌劇《江姐》的旋律線索。

作曲家安棟為這部音樂劇創作了大量優美動人的唱段,加上感人的故事情節,令現場觀眾熱淚盈眶。在《同根生》唱段中,演員使用了重慶方言,群眾演員在台下互動時也都用的是方言,這激起了現場觀眾的共情。

演出前,為了更好的感受紅岩精神,北京電影學院主創團隊及參演師生前往渣滓洞集中營、白公館等紅色遺址參觀採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音樂劇教師、音樂劇《江姐》導演、主演王藝塤表示:“此次參觀採風,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到了一種沖擊力,這有利於演員們更真實地刻畫人物,也更能激發大家的創造力。”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音樂劇教師、音樂劇《江姐》音樂統籌李美佳表示:“通過參觀,我們對江姐的事跡有了更立體、全方位的了解,本次採風帶給我們的感悟會融入到今后的創作和演出中。”

音樂劇《江姐》劇照。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教授、音樂劇《江姐》台詞指導、扮演華子良的王勁鬆說:“我們排演過程中大膽創新,希望用緊扣時代的藝術表達,讓革命故事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為觀眾帶來一個新穎的、充滿創造力的、與傳統紅色題材舞台劇截然不同的作品。”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黨總支書記、音樂劇《江姐》制作人高敬瑜表示:“此次推出原創音樂劇《江姐》旨在推動人才培養、藝術實踐與市場的深度對接,與音樂劇行業緊密聯動,為中國的音樂劇發展事業貢獻更多的劇目作品,輸送更多優秀的音樂劇表演人才。”

音樂劇《江姐》劇照。

“歌劇《江姐》我演了16年,音樂劇《江姐》我也演了將近2年,我的人生將近20年的時間都與《江姐》有關,可以說江姐這個人物形象貫穿了我的整個青春。重慶是江姐成長、工作和犧牲的地方,如今,音樂劇《江姐》回到了她的精神故鄉,希望我們給革命先烈送上一份致敬的答卷。”作為本劇的發起人、藝術總監以及劇中江姐的扮演者,王莉坦言,制作音樂劇《江姐》來自於她內心的執著,過去江姐的故事已經有京劇、川劇、話劇、歌劇等各種形式的舞台藝術作品,“我們希望以一種年輕人喜歡的方式,用正青春的表現方式,讓江姐這個形象走進更多年輕人的心裡。於是,就有了制作音樂劇《江姐》的想法。”王莉介紹,從2019年開始,數次來到重慶前往渣滓洞、白公館以及江姐生活工作過的地方採風,在感動中產生了巨大的創作沖動。傳承和發揚紅岩精神不僅需要磨煉演技、唱功,更要在延續經典的同時進行創新的藝術表達,要用更多年輕人愛聽、能唱、會動情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再續江姐的故事。

“作為出品方之一,一直以來北碚都非常注重紅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這也是我們支持《江姐》這部音樂劇的初衷。我們希望通過音樂劇,向革命先輩致敬,將紅色基因薪火相傳。”重慶市北碚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廖攀說。(郭幸福、劉思禹攝)

(責編:尹星雲、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