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優化養老服務 滿足多樣需求 打造具有西城辨識度的“家門口幸福養老”新場景

2023年09月19日16:22 |
小字號

酷暑已過,秋風送爽。在西城區德勝街道裕中西裡社區養老驛站,接連傳出陣陣歡聲笑語,一群老人跟隨音樂節奏跳著輕快的舞步,感受著舞蹈帶來的快樂,一張張笑臉的背后是民生福祉提升的生動詮釋。

徐大媽:家門口有這樣的活動場所太好了,我們既快樂又充實。

62歲的徐大媽在跳舞的間歇對記者開心地說起她一天滿滿的幸福。早上,在這裡運動健身,還能享受一系列助老服務﹔中午,在這裡享用實惠又美味的暖心午餐﹔下午,在家點點手機,就能享受“助老服務聯盟”的上門為老服務﹔晚上,和街坊鄰居們下下棋,上上課,別提多幸福了!

在西城區,像徐大媽一樣樂享幸福晚年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作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地區之一,近年來,西城聚焦當下多元化養老服務需求,盤活各類為老服務資源,多角度多思路探索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智慧養老等多元融合的“家門口”養老模式,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為老年人養老撐起一片晴天,讓“老有所養”的幸福成色更足。

父母食堂+(家)

打造“一站式”樂活養老服務圈

“喲!今天菜都是我愛吃的,給我來兩葷兩素,姑娘你看著盛吧!”“老李,吃完飯咱們下盤棋啊!”……每到中午時分,裕中西裡社區養老驛站就格外熱鬧。老人們三三兩兩走進老年食堂,圍桌而坐,邊吃邊聊,其樂融融。“從家走過來隻需要幾分鐘,這裡不僅飯菜可口,價格還便宜。吃飽了還能和老朋友下下棋、唱唱歌,有時候還能參加專家開的講座,聽聽健康保健等方面知識,生活越來越豐富了。”居住在裕中西裡社區的李大爺今年65歲,每天跟愛人一起到驛站休息、活動,已經成為他的習慣。“驛站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一站式’助老服務幾乎滿足所有養老需求,都快成我們另一個‘家’了!”

“阿姨,您血糖有點高,一定要注意飲食,這是一份健康手冊,您收好。”“謝謝!幫我再開點降血糖的藥吧。”家住附近的退休居民文阿姨患有高血糖慢性疾病,一早便來到驛站進行義診,並通過驛站提供的免費代開藥服務享受到便利的就醫體驗。“驛站是我的‘養生堂’,不僅免費義診,還提供代開藥、陪同就醫服務,讓我們有了‘醫’靠。”文阿姨說。

更令人驚喜的是,驛站還為社區老人們帶來了別樣的“生活美學盛宴”。非遺團扇制作體驗、歌舞魔術才藝表演、傳統民俗美食活動……豐富多彩的人文活動把中心變成了一座藝術大舞台。“驛站在整合社會各方資源開展活動的同時,也為我們提供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並通過授課的方式分享給其他老人。”社區退休干部張阿姨退而不“休”,發揮余熱,為社區居民免費授課,她表示,在驛站,幾乎每位老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

“在這裡,助老就餐、養老顧問、政策咨詢、運動康復、心理咨詢、日間照料等多個生活板塊都在為長者們的生活注入不一樣的活力。”德勝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借助“黨建引領、街道主導、企業參與、社會助力”的養老服務聯合體優勢,以“父母食堂”為紐帶延伸服務,打造出“父母食堂+(家)”創新模式,拓展服務內容,增加養生堂、學堂、講堂和樂享堂等服務項目,用“小切口”撬動“大改革”,助推實現老年人食有餐、學有課、樂有享,真正讓老年人住在家裡、食在社區、學在社區、樂在社區。

多方合力

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智能養老顧問”“為老服務聯盟”、50 余家單位通過共建,提供義診、志願送餐、智慧養老設備捐贈等服務……養老不是“一家之事”,而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近年來,西城區養老工作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民行動”的工作方針,以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養老服務公益性,構建“普惠化、整合化、智慧化”就近精准養老服務體系,持續推動西城區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真是太方便了,現在動動手指,一個電話就能實現訂餐。”居民張大爺熟練地打開“養老顧問”小程序,點擊“養老驛站”板塊,快速找到了離家最近的養老驛站並撥打了訂餐電話。不到十分鐘的時間,一份熱騰騰的飯菜便送到了張大爺的手中。“除了訂餐,家附近的養老機構、社區衛生院也都可以在這個小程序快速查到,還能了解豐富的養老補貼政策呢!”張大爺開心地告訴記者,前不久他通過“養老顧問”小程序,“足不出戶”就申請到了符合自身條件的助老補貼。

“馬奶奶,我又來看您啦。”德外大街東社區,89歲的獨居老人馬奶奶家裡熱鬧起來。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站長李亞寧和社區工作人員提著馬蘭英奶奶網購的物資,送到馬奶奶家,一進門就幫馬奶奶量起了血壓。“現在每天都會有專人到家看望我,了解我的生活所需,還免費給我理發、清潔打掃以及提供各項生活護理服務,這樣的日子真暖心。”馬奶奶說。

“我們通過構建‘黨建引領、街道主導、企業參與、社會助力’2.0 版養老體系,推動養老工作協同發力。”德勝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用好兩級黨建協調會、互聯網行業黨建聯盟,推動“智能養老顧問”2.0升級建設,實現“智能化”養老﹔發動 13 家生活服務業企業,成立“為老服務聯盟”,提供為老助潔、為老助餐、便民服務、送醫就診、慰問關懷等 10 項公益服務內容﹔建立由 24 家養老助餐點構成的轄區父母食堂助餐網絡,方便老人就近就餐……真正實現養老“不離家”,服務“送到家”的高品質社區養老服務。

菜吉弟德勝生鮮超市連鎖管理有限公司是“為老服務聯盟”成員單位之一,負責人趙效儀表示,作為轄區企業,能夠為助老事業做一點貢獻,自己感到非常驕傲,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回饋地區居民的信任和支持,攜手聯盟的其他成員單位,通過“小善大愛”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助力地區為老服務事業發展增添助益。

吃不愁、病不憂、樂有伴……西城區老年人的幸福感正在不斷提升。下一步,德勝街道將聚焦提升民生福祉,不斷創新養老服務模式,通過引入餐飲、醫療、科技等多方力量,織密資源網絡,通過協同養老驛站、百姓生活服務中心等服務資源,打造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元一體”養老服務體系,切實提升轄區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為推動和實施“2-1-1-5-2”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助力,全力打造具有西城辨識度的“家門口幸福養老”新場景。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