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協主席會議首次向常委會會議報告半年工作情況

本報訊(記者 武紅利)昨天召開的北京市政協常委會會議上,首次聽取了主席會議上半年工作情況報告。記者了解到,這是本屆市政協健全主席會議向常委會會議報告工作制度的一項重要舉措。據介紹,上半年,市政協創新開展“每月一題”和優化營商環境民主監督,助力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民生難題解決。
市政協主席會議承擔著處理常委會重要日常工作的職能作用。市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主席會議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上,市政協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主題教育實施方案、加強調查研究工作的意見和實施方案,把主題教育學習延伸到全體委員,通過組織委員學習座談會、委員讀書活動、開展沉浸體驗式學習等方式,促進委員深化認識、凝聚共識。同時大興調查研究,組織開展調查研究152次,形成了33篇調研報告。
聚焦關乎“國之大者”的首都工作協商議政是市政協重要職責之一。截至目前,交辦提案1045件,其中辦復991件提案。市政協還不斷創新民主監督組織形式,開展“每月一題”和優化營商環境民主監督。組織332名委員跨界別成立10個議題監督小組,緊扣“每月一題”中10個民生問題,聚焦“一方案三清單”落實情況開展協商式監督。各議題監督小組已開展監督活動49次,提交提案3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5篇,有力推動相關問題解決。市政協組織全國、市、區三級政協委員參與優化營商環境民主監督,依托4個委員工作室收集所聯系企業等相關經營主體訴求建議,並建立向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信息直報機制。
委員工作室是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橋梁。上半年,市政協新建委員工作室15個,組織活動58場。值得一提的是,市政協還賦予委員工作室監督功能,把委員工作室建在樓宇、園區、產業鏈創新鏈上,廣泛動員委員參與優化營商環境民主監督工作。市政協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還將持續加強委員工作室建設,落實委員履職報告制度,健全委員履職檔案和評價機制,打造責任委員隊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