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運河畔升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閃耀明珠

2023年08月16日13:54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運河畔升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閃耀明珠

  本報記者 高倩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

  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文化建設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不斷煥發活力與生機。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積澱豐厚的歷史文化成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証。

  新時代,新起點,新使命。今天的中國,正錨定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堅定邁進,北京作為首都必須扛起使命、作出表率,以首善標准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

  今日起,本報推出“聚焦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專欄,派出多路記者圍繞“探尋首都歷史文脈”“打卡北京文化新地標”“解碼北京文化新業態”三大主題,深入多元多樣的城市發展場景採訪報道,為您全面呈現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突出成就及百姓身邊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積蓄古都北京在新時代所蘊含的自信力量。敬請關注。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全面進入內部精裝修階段,共享配套設施項目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預計9月底竣工。本報特約攝影 馬文曉

  盛夏午后,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西北部,副中心三大建筑“浮現”在濃綠的樹蔭之上。這裡北鄰大運河,與行政辦公區隔大運河相望,總建筑規模約60萬平方米,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規劃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三年緊張有序的建設,目前,三大建筑初具規模,大門將啟。

  “三大建筑項目主體結構及外立面裝修工程現在已經全面完工,室內機電工程已完成95%,室內裝修工程已完成90%,室外市政及景觀工程已完成80%,累計完成總工程量的95%,已進入工程全面收尾階段。”北投集團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項目部副總經理沙鋼說。不遠的將來,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將充分展現文化設施集群輻射的巨大潛能,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增添一顆閃耀的明珠。

  “文化糧倉”裡,大戲不落幕。北京藝術中心整體設計元素提取自漕運碼頭岸邊的古糧倉,由國家大劇院運營,包含音樂廳、歌劇院、戲劇場以及小劇場和綠心露天劇場,總座位數5700個左右,體量與西長安街的國家大劇院本址相當。“通過5年的發展,我們將逐步實現年度650場演出、600場活動的預期規模。”北京藝術中心運營管理部負責人江濤說。這裡將成為國家大劇院“一院三址”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一極,而國家大劇院也將憑借整體超過40萬平方米的總建筑面積、11個劇場和13000余個座席,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同一城市、同一運營主體的劇院綜合體。

  守正創新,將成為北京藝術中心發展的關鍵詞。國家大劇院運營15年來積累的先進經驗以及“高品質、高水准”的雙高藝術標准,將繼續在這裡延續,同時,結合區位優勢和錯位發展需求,北京藝術中心將充分融入運河元素、北京文化元素、京津冀區域文化元素,構建現代、多元、開放、創新的藝術生態,持續擦亮“大戲看北京”的城市文化名片。

  “森林書苑”裡,書香正芬芳。北京城市圖書館整體設計元素來源於銀杏葉片和森林山谷,由首都圖書館運營,設有古籍文獻館、藝術文獻館、非遺展示區、開架閱覽區等功能分區,讀者日接待量為5000至8000人次。步入大廳,兩座三層高的“書山”聳立相望,未來,書籍和座席將依山而布。“書山三層的閱覽空間面積達到了18000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單體閱覽室,我們正在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首都圖書館副館長李念祖說。

  數字智慧,讓北京城市圖書館充滿“溫度”。北京城市圖書館的藏書能力達800萬冊,擁有國內最大的機械書庫,配有自動分揀機、智能送書機器人等設備,能實現圖書的自動出庫、自動分揀、自動搬運,讀者通過智能桌面或手機完成庫本圖書的檢索和借閱后,隻需15分鐘,指定文獻就能送至手中。這裡還將提供24小時閱讀服務,在識別技術的助力下,讀者可憑身份証件自助進出、借閱書籍。

  “運河之舟”裡,文脈永流傳。大運河博物館項目整體設計元素來源於船舶、風帆和水浪,由首都博物館運營,包含主樓和市民共享大廳兩大主要部分,其中,主樓由藏品庫房、文物修復、陳列展覽、社教活動等區域組成。“首都博物館、大運河博物館各自側重從‘都’和‘城’兩個角度闡述北京的歷史文化。”首都博物館辦公室主任兼東館籌備處主任張宇介紹,大運河博物館同時側重展現北京城與運河之間的關系,主樓二層將設有“北京的大運河”基本陳列以及“北運河長卷”專題展廳。

  年輕多元,將為古老的歷史注入新的生機。市民共享大廳設置了開放式展覽陳列、餐廳、咖啡廳、融合廳等功能空間,融入大量時尚元素,持續吸引年輕觀眾,並對“博物館”的可能性進行更多解讀。以主樓和市民共享大廳之間的水街為例,它充滿運河風情,集合了多個功能空間,在博物館閉館時也將持續開放,為觀眾提供多維度、多類型的文化體驗。歷史與當下、傳承與創新彼此映照,博物館將成為展示城市發展的生動窗口。

  聚文化之力,展首都風採。接下來,副中心三大建筑將繼續結合實際使用需求,穩步推進建設。作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地標性公共文化建筑群,這裡將盡情綻放北京的無限魅力。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