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全國政協委員劉媛媛:傾聽百姓心聲 唱響時代旋律

記者 施芳
2023年09月05日10:08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提到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民族歌舞團女高音歌唱家劉媛媛,人們總會想到她演唱的《五星紅旗》《國家》《最美的約定》等家喻戶曉的歌曲。殊不知,她還是“中國扶貧宣傳形象大使”和“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那是2016年,劉媛媛被國務院扶貧辦聘為唯一一位“中國扶貧宣傳形象大使”。此后的3年中,她的足跡遍及全國70多個貧困縣。河北阜平縣、內蒙古巴林左旗、山東沂源縣、四川喜德縣、寧夏鹽池縣、新疆莎車縣……她跋山涉水,深入田間地頭,走進老鄉家裡,把扶貧政策娓娓道來,讓鄉親們堅定脫貧的信心。她還即興創作,把扶貧政策編成一首首動聽的歌曲,各族鄉親聽了連連稱道:“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

“這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經歷,親眼見証了貧困地區的翻天覆地變化。”劉媛媛欣慰地說。2021年,她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這一段經歷也為劉媛媛履職建言打下了深厚基礎。作為一名少數民族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她格外關注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發展。經過一次次深入鄉村調研,劉媛媛撰寫了關於多措並舉推進民族地區鄉村文化振興的提案,建議文藝院團除經常性深入基層民族地區、村寨慰問演出之外,要花大氣力培養當地文化人才,為民族地區培養一支帶不走的文化隊伍。同時深度挖掘民族傳統文化元素,經過再創作,傳承出新, 讓民族文化走向更廣闊的舞台,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民族地區,很多傳統文化往往是口口相傳,缺乏資料記載,隨著傳承人逐漸老去,有的民族文化遺產瀕臨失傳。當地年輕人熱衷於追逐現代時尚文化元素,忽視了本土民族文化元素的傳承。對此,劉媛媛建議,利用數字化手段,創新民族地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方式。民族地區逐步建立數字化傳統文化數據庫,將歷史、建筑、藝術、服飾、文物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轉換成數字信息錄入數據庫,依靠新媒體技術,推進民族傳統文化在更大范圍的傳播。

“隻有與老百姓心貼心,才能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拿出高質量的提案。”劉媛媛說,她出生於苗族家庭,對精美的苗繡情有獨鐘。為了讓苗繡等民族手工藝更好地“活”在當下,她建議梳理民族傳統特色文化元素,嫁接到現代人生產生活中,從而讓文化為生活添彩,為經濟賦能。可喜的是,如今苗繡已應用到許多文創產品中,也做成了各式各樣的日用品。手工苗繡還與新型繡機結合,使苗繡傳播到了更遠更廣的地方,繡娘們也靠一雙巧手過上了幸福生活。

青年文化人才的培養是劉媛媛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在調研中,劉媛媛發現,北京每年藝術院校畢業生眾多,但遠郊區文化人才不足。為此,她提議在落戶、保障性租賃住房、工資待遇等方面向有志於投身京郊鄉村文化振興的高校畢業生及35歲以下青年文藝人才傾斜,從而吸引更多青年文化人才投身鄉村文化建設,使其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生力軍。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研究探索將文藝人才落戶問題納入相關專項人才落戶渠道,或通過工作居住証等多種方式統籌予以保障。

“加大各民族文化融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高校責任規劃師團隊建設,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底色”……在劉媛媛看來,鄉村振興既要有物質支撐,更要有精神支撐。未來,她除了多下基層演出,還將利用各種途徑了解民生民情,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