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區委書記王有國:全面建設宜居宜業新大興和繁榮開放新國門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7月6日,北京十六區“一把手”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大興區專場召開。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人民網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李博)“大興區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是堅持首善標准,大興調查研究,全面建設宜居宜業新大興、繁榮開放新國門,努力譜寫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大興篇章。”北京市大興區委書記王有國在7月6日召開的北京十六區“一把手”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大興區專場上說。
打造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王有國介紹,大興是北京市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陣地,亦是正在加快培育的新增長極,“我們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產業強區,立足資源稟賦,發揮后發優勢,聚焦產業創新,加快構建有大興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大興區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前實現2035年城鄉建設用地減量目標,戰略留白18.7平方公裡,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上市17.6平方公裡,儲備產業用地近5000畝。王有國表示,從全市來看,這樣豐厚的產業空間資源為高端產業聚集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興區還發布了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1+N”政策,單項補貼最高2000萬元。設立發展引導基金,管理規模超380億元。建成國際人才綜合服務中心,連續三年蟬聯“最佳引才城市”獎。大興區營商環境排名居全市前列。
大興區重點打造臨空產業、生命健康、先進制造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臨空產業位於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層面,大興區堅持高起點、高站位,在50平方公裡力爭建設一個“臨空產業高質量、城市規劃高水准、配套服務高能級”的現代化航空城。政策層面,大興區勇做京津冀協同發展排頭兵,疊加雙自貿區、綜保區政策,承接市級下放行政權力101項,創新推出“綜合評估+標准地+告知承諾制+綜合服務”,保障企業“拿地即開工”,真正實現“臨空區的事臨空區辦”。當前,大興國際貨運航線不斷開通,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消費樞紐完成全球創意征集,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臨空區發展服務中心建成投用,臨空區建設進入全面提速階段。生命健康的主陣地在生物醫藥基地,目前聚集了12家大院大所、213家高新企業。“當前,我們正加快推進園區擴區、首醫大落戶,持續完善產業生態鏈,力爭早日實現‘中國藥·中國造’。”王有國說。
大興區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建設國際氫能示范區,引領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聚集國電投氫能等重點企業152家。大興區落實北京市“南箭北星”戰略,率先挂牌商業航天產業基地,起步區一期達到供地條件。同時,大興經開區加快數字經濟轉型,中日創新合作示范區強化國際合作,為產業創新賦能提速。
新城西片區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典范
王有國說,大興新城屬於北京城市空間結構中的“多點”,經過十余年發展,目前進入全面提升功能新時期,“我們堅持高標准規劃建設管理,提高綜合承載力,努力打造一座高品質現代化平原新城。”
“大興是離中心城區最近的平原新城,經過幾輪城南行動計劃,軌道交通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大興線、亦庄線、8號線、大興機場線快速通達,萬壽路南延等城市快速路相繼通車,優越的區位為承接中心城區非首都功能轉移提供了重要支撐。”王有國說,未來,軌道交通S6線、M20線開通后將進一步豐富大興軌道交通路網體系。
大興新城西片區位於永定河畔,規劃佔地13.68平方公裡,未來將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典范。王有國介紹,目前百萬平方米安置房已全面開工建設,同時圍繞黃村火車站、大興新城站兩大交通樞紐加快推動核心區、團河片區開發建設,打造新的城市地標。
大興區還大力開展老舊小區改造,今年已開工小區54個、老樓加梯27部,力爭提前完成“十四五”任務。
打造京津冀職住平衡“樣板”
大興地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部核心功能區腹地,“坐擁新機場、毗鄰副中心、連通雄安新區、輻射京津冀”,區位優勢日益凸顯。
王有國介紹,在產業協同方面,大興區探索多元化產業對接合作模式,建立京冀兩地聯合招商工作機制,在氫能、生命健康等產業形成緊密分工協作格局。在保障機制協同方面,大興區加強常態化對接溝通,不斷豐富拓展人才協同培養等領域合作內容,為推動協同發展探索出新路子、新模式。
在交通協同方面,大興區完善區域公路交通網建設,促進環京地區通勤圈深度融合。年內京雄高速公路將全線通車,屆時駕車從大興到雄安新區不超過60分鐘。在職住平衡協同方面,大興區探索房源供需精准匹配新模式,打造京津冀職住平衡“樣板”。
在生態協同方面,大興區堅持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強化永定河流域聯合治理,共建互聯互通的綠色生態體系。在安全協同方面,大興區加強京冀兩地風險聯防、平安聯創、治理聯動,特別在進京卡口、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等方面強化溝通,共同守牢首都“南大門”。
每年全區一半以上公共預算用於改善民生
“一切工作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群眾幸福,我們堅持黨委政府過緊日子、群眾過好日子,將每年一半以上的公共預算用於改善民生,用心辦好民生實事。”王有國說。
大興區引進清華附中等51所優質學校,三級醫院增至6家。當前,北京第四實驗學校已開工建設,北大醫院南院區開業進入倒計時,王有國表示,大興群眾家門口的大醫院、好學校會越來越多。
“我們持續強化基層治理,接訴即辦綜合排名穩居全市前列,萬人訴求量保持全市最低。”王有國說,大興區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創新實施“拉家常”議事會等社會治理新機制,在協商中化解群眾身邊難題。實體化運行三級綜治中心,建成852個智慧平安小區,還打造文明志願者隊伍,共同守護美好家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