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北京:八十余個項目扮靚大運河

2022年10月15日08:5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八十余個項目扮靚大運河

  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一期完成主體建設,路縣故城遺址公園一期具備開園條件,燃燈塔及周邊的古建筑群面向市民開放……縱貫千年、橫跨七區的大運河北京段正變得更加靚麗、更顯韻味。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針對大運河的保護、傳承、利用,本市形成了“長期有規劃、中期有行動計劃、年度有折子工程”的規劃實施體系,目前已經累計實施80余個重點項目,持續推進大運河“文化之河”“生態之河”“發展之河”“民生之河”“融合之河”建設,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取得突破性進展,沿岸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市民生活品質明顯提升。

  又見白浮泉

  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預計年內開放

  要說大運河,不能不說白浮泉。

  白浮泉位於昌平區化庄村東龍山東麓,這裡是大運河的源頭。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為解決大都城的漕運,引白浮泉水作為大運河北端上游水源。

  “2018年以前,白浮泉遺址還在一個度假村裡,相關部門專門進行了騰退,並在此建設了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白浮泉遺址服務中心主任葉建偉介紹,目前白浮泉遺址除了當年引水的九龍池外,還設置了大運河源頭歷史文化展,詳細介紹了當年引水的淵源。

  如今,白浮泉遺址完成騰退,以此為依托規劃建設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一期已完成主體建設,預計年內開放。未來將與昌平濱河森林公園融為一體,形成大型運河文化展示區。

  一路向南,萬壽寺周邊搬遷騰退也順利完成,坐落其中的北京藝術博物館一個月前剛剛對外開放﹔新八裡橋建成后,152米外的舊八裡橋實現功能性“退役”,隨即開展了保護修繕﹔按照“先保護、后發掘”的理念,本市規劃建設路縣故城遺址公園,目前公園一期已具備開園條件,將打造成以持續考古為特色、學者與公眾共同參與的歷史文化場所。

  “大運河北京段在首都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是一條文化之河。”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本市在全國率先出台《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第一時間編制《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取得突破性進展。

  水清岸綠景美

  沿河建設濱水空間造福於民

  對於居住在大運河兩側的百姓而言,這幾年感受到更強烈的變化是:水更清了、岸更綠了、景更美了。

  伴隨著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主體工程完工,50余公裡改造及新建的濱水綠道亮相,搭配著景觀廣場和20余處親水平台,成為游人親水、觀景、休憩的新去處﹔

  蕭太后河(朝陽段)全線河道實現貫通,馬家灣濕地公園高標准建成,一下子新增水域26萬平方米﹔

  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剛一亮相就成了“網紅打卡地”,80萬平方米的景觀廊道助其成為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建成開放,成為核心區內唯一一處城市濕地,公園北側的郭守敬紀念館更是北京小微博物館界的“流量明星”﹔

  ……

  “目前,大運河北京段涉及的斷面已經實現全面監測,主要河段水質已基本達到水環境功能區要求。同時,本市持續提升大運河沿岸景觀風貌,不斷規劃和建設一批濱水休閑空間,讓運河之水造福於民。”相關負責人說。

  運河新名片

  創建北京東部唯一國家5A級景區

  無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認通州。月初,“三廟一塔”景區優化提升完成,燃燈塔及周邊的古建筑群完成向旅游景點的轉化,面向市民開放。

  一批融合古今的新名片將在大運河兩岸亮起來。“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呈帶狀分布,燃燈塔及周邊古建筑群和運河文化廣場,就是景區的北區部分,主要功能為歷史文化展示。”通州區園林局副局長魏昀赟介紹,中區由原運河奧體公園、生態公園組成,主要功能為運動休閑娛樂﹔南區由原大運河森林公園組成,主要功能為綠色生態體驗。

  目前,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正在積極創建北京東部唯一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未來,整個景區仍將不斷進行提升。魏昀赟介紹,下一步還將對景區的橋下空間進行利用,打造成濱水環線的重要聚集節點,增添休閑、戶外藝術等功能。

  大運河也是一條“融合之河”。今年6月,北運河(京冀段)全線62公裡實現游船通航,這是北京歷史上第一次出現跨省際航道,未來將開通跨省航行旅游。

  按照規劃,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還將持續推進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路縣故城遺址公園等一批項目。“大運河是與人民群眾休戚與共的寶貴歷史遺產,我們將繼續講好運河故事,提升文化品質,抓好標志性項目建設,進一步彰顯以大運河為軸線的文化生態格局,把大運河打造成為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游帶,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相關負責人介紹。

(責編:池夢蕊、郭亞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