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大興天宮院街道用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垃圾分類 “五色”行動繪就新“藍圖”

2022年03月16日11:26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16日電 (池夢蕊)垃圾分類工作如何能夠更加豐富多彩?大興區天宮院街道及社區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新路徑,全面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興宇社區創新“5色”行動垃圾分類動員模式,將來自黨員先鋒的“初心紅”、志願者的“行動藍”、執法監督員的“環保綠”、“半邊天”的“巾幗粉”以及“分小萌”志願家庭的“志願黃”五種顏色融匯、五種力量集結,同時,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到社區黨支部建設當中,採取規范化、標准化、制度化方式落實垃圾分類工作,共同書寫“一本”垃圾分類藍圖,讓黨建引領垃圾分類煥發出全民參與的“五彩風景”。

垃圾分類動員難?五種力量“全發動”

興宇社區建成於2015年,龍湖東區現有6個生活垃圾分類桶站,3個可回收物小黃狗,3個智能垃圾桶等,雖然垃圾分類硬件設施完善,但是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以及參與度還有提升的空間。

“之前我們都是社區守桶志願者和物業垃圾分類指導員參與分類工作,分類也逐漸成效,但是我們還是想提升大家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畢竟垃圾分類是一項群眾工作。”興宇社區黨委書記張娜介紹。於是,張娜就想到了社區的“五色”志願者。“每個團隊背后都是一批關注社區發展的志願者,我們何不以點帶面,讓大家都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工作中?”

在街道及社區的動員下,黨員先鋒引領的“初心紅”率先加入,在參與桶站值守的同時,黨員們以身作則,帶頭踐行生活垃圾分類,並以黨支部為單位,動員黨員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在“初心紅”的引領下,“行動藍”志願者、“巾幗粉”志願者、“環保綠”執法隊紛紛加入,與“分小萌黃”的志願家庭隊伍共同充實垃圾分類力量,每個顏色的志願者值守,為桶站增添了一抹絢麗多彩的顏色。

分類習慣養成難?多樣視角“全觀察”

垃圾分類是一種分類習慣的養成,分類問題也是各有不同,甚至需要“點對點”指導監督。在興宇社區“5色”行動模式助推垃圾分類過程中,一本匯集了垃圾分類問題和經驗的“寶典”的記錄本成為了重要工具。

這個記錄本上設置了問題反饋區、意見建議區、社區研討意見區及最終解決辦法區,在記錄本上寫下問題反饋與意見建議,社區每周召開垃圾分類工作例會,就本周“五色”志願者工作中的意見記錄進行分析匯總,針對難點問題開展探討交流,隨后召開“拉家常”等形式的專題議事會,將最終確定的解決辦法記錄在“一本”上。

“生活垃圾分類中的小問題、小細節,是培養分類習慣養成的主要障礙,這就需要我們的志願者在桶站值守時細心觀察、耐心指導。”張娜說,每個團隊的志願者都有不同的觀察角度,“一本”則將大家的觀察匯集起來,比如巾幗志願者會從個人帶動家庭的角度倡導從源頭開始分類、執法督導工作人員會更加注重懲處方式的約束、“藍馬甲”志願者則更關注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來自五個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原本有自己服務的特點和領域,因為垃圾分類工作匯聚到一個平台,通過不同的視角,發現垃圾分類工作中的問題,全方位觀察並提出改善舉措,集各方意見於“一本”,讓社區的生活垃圾分類成為了共同參與、共同治理、共同推動的“大熔爐”。

如今,這本《社區垃圾分類記錄本》以志願者們不同的觀察視角,記錄著推進垃圾分類的時代印記,成為“五色力量”共同繪就的社區垃圾分類“藍圖”。

志願服務堅持難?街道統籌“全指導”

目前,“5色+1本”垃圾分類動員模式已經運行一周,共有60余人參與,且仍在持續報名中。為了全面、持續地發揮“五色力量”志願者的作用,街道主管部門全程參與、指導、跟蹤、監督,定期聽取興宇社區關於“五色力量”桶前值守工作進展、工作效果的匯報,並聯合卓宏達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對志願者進行桶前值守崗前培訓,街道綜合執法隊就垃圾分類執法進社區進行講解,在分類工作研討創新上,突出一個“實”字、在廣泛動員居民參與上,突出一個“全”字、在加強指導規范上,突出一個“合”字,形成了街道全程統籌,專業力量培訓指導、志願者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讓垃圾分類工作更加科學化、精細化。

接下來,天宮院街道將堅持黨建引領,繼續夯實“5色+1本”工作機制,打造垃圾分類樣板社區,總結經驗、完善體系,將一套成熟的垃圾分類工作方法,復制推廣到更多社區,力爭在“五色”上繼續“添彩”,讓高質、高效的垃圾分類工作在天宮院遍地開花。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