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文化

北京人藝話劇《李白》上演三十年 濮存昕龔麗君成就舞台經典形象

2021年10月27日10:51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話劇《李白》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話劇《李白》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話劇《李白》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 (尹星雲)10月26日,北京人藝經典劇目《李白》再度在首都劇場上演。熟悉的劇目、熟悉的演員,這一部戲在今年迎來了首演三十周年。就如同李白在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程度,在每位人藝觀眾心中,《李白》也絕對是不可錯過的經典。該劇從1991年首演,在1993年第三屆文華獎上一舉摘得劇本獎、導演獎、舞美設計獎、表演獎和演出獎五項大獎,再到如今每次上演都場場爆滿,這部作品用30年時間成就了一部舞台經典,滋養了一代代演員和觀眾。

“這部戲我們在舞台上給觀眾看的像一幅中國畫。”導演唐燁介紹道,所有的舞台呈現,都要有詩意,就如同每一幕都升起的月亮,用留白的舞台、代表性的意象表現出景與人的關系,呼應了人生的陰晴圓缺。“簡潔、大氣、空靈的舞台感是詩意,古詩詞一樣的台詞和意境更是詩意。編劇郭啟宏老師用《李白》告訴我們好的台詞聽起來要美。”

演出三十年,《李白》劇組既有濮存昕、龔麗君這樣從第一場演到現在的“元老”,也有進入劇組十余年一直演出至今的鄒健、張萬昆、米鐵增、吳珊珊等一代代人藝演員,在導演唐燁看來,他們每個人都在完成著對經典的傳承。“濮哥和龔姐姐是和呂奇老師、童弟老師、嚴敏求老師一起同過台的,現在他們又在和很多年輕人一起,而我也是從蘇民老師手中接過這個戲。我們一起把老藝術家留給我們的經典和對待經典的創作態度一起傳下去。” 唐燁說道,保留原有的“味道”而不“舊”,是他們創作的目標,如今三十年過去,舞台技術手段更加豐富,創作者們的人生和藝術體悟不斷加入,讓《李白》在時間的沉澱中,愈發醇厚,“如果能讓每一代的觀眾喜愛,那我們的經典一定是往前走的。”

伴隨《李白》三十年,濮存昕和龔麗君成就了舞台經典形象。搭檔三十年,演出三十年,在他們看來,《李白》伴隨了自己的藝術和人生之路,直到今天,這部作品仍然是常演常新。“演了三十年,從開始演他的滿腔悲憤,到現在演他的返璞歸真,是我對於人生和藝術有了新的體悟。”飾演李白的濮存昕,已經與人物分不開,在他看來,對生命和自我的探索,對藝術發自本真的熱愛,讓自己每一次上台,都能是新鮮和刺激的。“我對李白的理解是一片赤誠,這也是我對創作的態度。”“濮哥演到‘家’了”,劇中李白妻子宗琰的扮演者龔麗君如此評價對手。而飾演這樣一位豁達、智慧,充滿愛的女性三十年,龔麗君認為,每天都是新的交流,因為是與觀眾的共同創造,“這部戲的劇本寫得太好了,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空間去創作,也為觀眾提供很大空間去欣賞。有的觀眾看了很多遍,有的從專業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龔麗君說道,“我們和觀眾是在一起進步的”。

三十年,一批批人藝演員從《李白》出發,成長,成熟,也有無數觀眾從中帶著對作品感悟,去體會自己的人生。而對於還在舞台上創作的每一個主創來說,“每一場演出都不留遺憾”是他們想留給自己和觀眾的舞台承諾。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