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科創“展翅”破藩籬

2021年08月22日08:2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科創“展翅”破藩籬

科研人員傾注大量心血埋頭研發,成果誕生后的權益卻沒有自己的一份﹔傳統科研機構在新興科技爆發與跨界融合時代,面臨產學研用脫節的痛點﹔極具變革性的前沿技術,卻因太過超前而“高處不勝寒”……近年來,我國科技成果不斷涌現,但站在全球創新與產業變革的大潮中,仍有不少創新“堵點”待打通。

黨的十八大以來,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北京交上了自己的“答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充分釋放創新潛能。“科創30條”、北京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國內首個顛覆性技術創新專項政策、擴大科研單位選人用人自主權……一系列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改革措施陸續推出,在破除藩籬的過程中不斷激發創新主體的活力,促進重大原創性成果的加速誕生。

“四不像”的科研機構迸發新生產力

挂著政府認定的研究院牌匾,卻沒有行政級別,不設事業編制﹔名叫研究院,聚集而來的學者們卻可能來自各個高校院所﹔自主確定研究課題、自主安排經費使用……在北京,一批機制靈活、看似“四不像”的新型研發機構,正迸發出源源不斷的創新力。

一枚“創可貼”,貼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就能以0.05℃的精度監測體溫。在其內部,僅沙粒大小的芯片發揮強大的體溫監測功能,可以及早發現被新冠病毒感染但症狀不明顯的患者。這是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團隊研發的可穿戴式醫療級智能體溫計。

2020年1月24日,除夕,北京市政府宣布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盡快發現體溫異常的潛在感染者,實現早隔離、早治療,成為當時疫情防控的重點和難點。

大年初一,微芯院院長董進的電話鈴聲響起。“搞芯片研發,你們是強項,測溫芯片,便攜式測溫設備,能不能想想辦法,支持一把?”電話那頭,北京市有關部門的一位負責人懇切地說。“沒問題!”董進當即接下了任務。

正值春節假期,研究院已經沒有多少技術人員。他迅速召集尚未離京的技術人員啟動攻關,僅用了6天時間就研制出了可穿戴式的智能體溫連續監測設備。

在2020年抗疫最緊要的關頭,數十萬套可穿戴智能體溫計投放至重點人群中,構建起一張嚴密的體溫監測網絡,在北京、武漢等地有力遏制了疫情的擴散蔓延。尤其在新發地聚集性疫情防控中,可穿戴智能體溫計配合后台的人工智能防疫篩查系統,將發現感染者的預警時間平均提前了2.4天。

2018年,《北京市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實施辦法(試行)》發布,微芯研究院正是本市支持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與它同類的新型研發機構還有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

“用新的運行機制,新的人才引進、績效評價、成果轉化等方式激發新型研發機構的科技創新活力。”市科委主任許強說。對於新型研發機構,市委市政府從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全力給予保障,它們獲得了更大的科研自主權,可以按照與國際接軌的模式開展技術研發。

靈活的機制,帶來研究成果的噴涌而出。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已圍繞人工智能的數理基礎、機器學習等6大研究方向遴選93位智源學者,預計到今年年底將集結超過百位高水平科學家攻堅人工智能技術,不久前還發布了我國首個超大規模智能模型“悟道2.0”﹔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目前已組建拓扑量子計算、超導量子計算、量子直接通信與量子算法研究等16個全兼職科研團隊,今年還將從全球引進60名全職科研人員。

“看不懂”的顛覆性技術開花結果

“太好了,芯片成功點亮了!”2021年6月8日,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教授與靈汐科技首席執行官祝夭龍通過電話隔空相慶。這一天,靈汐科技研制的KA200類腦計算量產芯片成功點亮,這意味著,由中國科學家研發的全球首款異構融合類腦芯片產業化獲得了裡程碑式進展,很快將實現量產落地。

時間軸撥回到8年前,2013年,施路平教授從海外回國,從事類腦研究。

何謂類腦?人類的大腦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裡同時處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海量信息,但卻隻需要約等於20瓦的極低功耗。目前,市面上基於傳統馮·諾依曼架構的芯片,擅長解決已知的、靜態的、可窮舉的確定性問題。而當面臨不確定、動態未知場景、稀疏數據時,傳統人工智能計算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舉個例子,當你周圍坐著6、7個人,你可以隻專注地聽某一個人講話,其他人的話被你的大腦自動屏蔽掉了。而在傳統計算模式下,周圍其他人的聲音也會被計算機當作有用的信息接收、處理。”靈汐科技首席市場官華寶洪說。

類腦計算恰恰能夠充分發揮人腦靈活、彈性、高效的優勢。計算機科學和腦科學結合的“雙腦驅動”,能解決人工智能“不智能”等諸多問題,類腦計算也因此被各國視為后摩爾時代的戰略性顛覆技術。

然而,在8年前,從國外剛剛回國就推進國內類腦科學研究的施路平教授卻沒少碰壁。“一開始信心滿滿,可去申請國家科研項目時,每次都遭到拒絕。”什麼原因?施路平回憶,前沿創新成果由於極具變革性,並非大眾化的技術路線,往往10個專家裡隻有1、2個人特別了解,因此,在多數投票制的評選中,像類腦計算這樣的顛覆性技術反倒因為太超前而難以被理解。

好在,施路平的科研項目率先獲得了清華大學校長基金的資金支持。2018年,他與祝夭龍聯合成立了探索產學研一體化的成果轉化公司靈汐科技。同年,北京發布了國內首個鼓勵顛覆性技術創新的專項政策文件《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關於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的指導意見》。依據這項政策,顛覆性技術隻要通過顛覆性技術創新專家評審委員會少數專家的推薦、首肯,就有望獲得長達五年、累計最高1億元的支持金額。靈汐還獲得了房租、稅收、人才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騰出更多的精力和資金專心搞研發。

成立三年多以來,靈汐科技團隊已經申請了200多項類腦芯片相關專利技術,除了已經成功流片、即將在今年下半年實現量產上市的邊緣計算芯片KA200,類腦計算模組、類腦服務器等產品外,雲端芯片和感知端芯片等一系列新產品正在加緊研發。

“現在是原始創新最好的時代。”祝夭龍由衷感慨。

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讓創新者受益

一套普通藍牙耳機盒大小的設備,病人打開盒子,取出傳感片貼在大腿、小腿上,就可以開始康復訓練,簡單易學。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副主任醫師張昊華介紹這個名叫“魔聲·點”的數字化骨科康復指導儀時,神色中掩不住自豪。

“移動智能動作監測骨科康復指導儀”,是張昊華的科研成果,也是北京市首個成功完成科技成果賦權改革的案例。

2014年夏天,還是主治醫師的張昊華接診了一位62歲的女士,3個月前,她在本院完成了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病人再來時坐著輪椅,神情痛苦,“我相信同事的醫術,病人絕不會術后一個月連站都站不了。肯定是康復出了問題。”張昊華心生疑惑。

仔細問診得知,這位女士術后從未復診,在家也沒有按照醫生的要求規范康復訓練,導致人工膝關節的功能大打折扣。骨科疾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康復訓練。如果能有一套設備精確輔助病人完成康復訓練動作,並把訓練情況及時反饋到主診醫生,病人通過軟件還能及時咨詢求助,那位女士的遺憾就不會出現。

張昊華決定開啟研發之路,利用在航天器上應用的陀螺儀,他解決了用數字化手段精確輔助病人完成康復訓練動作的難點。

2015年,張昊華開始嘗試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應用。不過按照當時的政策,這些成果的所有權、收益都要歸醫院所有,“積極性難免受影響,醫院很支持我,但當時政策的壁壘很難打破。”他坦言。

轉機終於出現。2020年1月1日,《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正式實施。條例明確:政府設立的研發機構、高等院校,可以將其依法取得的職務科技成果的知識產權以及成果的使用、轉讓、投資等權利,全部或部分給予科技成果的完成人。積水潭醫院果斷決定,開啟科研成果轉化的試點改革。

2021年初,《北京積水潭醫院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實施方案(試行)》及一系列配套文件制定完成。張昊華成了新政策的“吃螃蟹者”。依據協議,積水潭醫院、張昊華醫生成為康復指導儀職務成果的共同所有人,其中張昊華對成果后續轉化收益享有70%的權利。本報記者 張航 孫奇茹

新聞內存 科技創新對北京經濟增長貢獻率超六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積極支持開展數學、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自主探索。在機制上,北京積極部署“揭榜挂帥”等制度,推動核心技術攻關。在平台上,北京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在京落地,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成效顯著。在投入上,北京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始終保持全國首位,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

施普林格·自然與清華大學聯合發布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0》顯示,北京在全球科技創新中心中位列第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 2020》顯示,北京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4位,初步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步月登雲鴻鵠志。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北京將以更大的決心和擔當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科技強國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