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通运街道发布“通运好邻里”品牌愿景 构建多方协同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人民网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李博)“与邻为善,幸福在聚集;以邻为伴,笑容更灿烂;通运好邻里,幸福大家庭……”8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运街道发布了“通运好邻里”品牌愿景、主题曲、LOGO、吉祥物等,全力构建多方协同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通运好邻里”品牌愿景以“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 幸福通运大家庭”为核心理念,向内聚焦辖区居民,倡导“邻里守望一家亲”的温情氛围;向外延伸至相邻街镇、辖区企事业单位,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一家亲”的协同格局。旨在通过有温度的柔性治理路径,实现“通运好邻里”的治理愿景,塑造真诚友善、积极阳光、团结向上的“通运精气神”。
“通运好邻里”品牌愿景的吉祥物“邻家小邻”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形象,这个创意出自通运街道居民、漫画家汪幸。“通运街道成立于2018年,恰逢农历戊戌狗年。”汪幸解释说,“选择小狗作为品牌吉祥物,希望它能像忠诚的伙伴一样,成为连接邻里情感的桥梁,见证邻里间那些温馨、美好的瞬间,让每一位通运居民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
“通运好邻里”品牌LOGO整体造型是一颗鲜艳的红色爱心,象征着热情、团结和友爱。在爱心的轮廓中,巧妙融入了两个人形图案,他们紧紧环抱着中间的房屋,寓意着邻里之间是紧密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生动体现了邻里相亲相爱、多方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理念。
通运街道文明培育载体——“通运风尚”品牌及“邻家好人”子品牌也同时发布。“通运风尚”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的品牌生态系统,而“邻家好人”是其最基础、最核心的子品牌,也是“通运风尚”人格化的鲜活体现。
截至目前,通运街道围绕“邻德、邻乐、邻助、邻治、邻誉、邻暖”六大维度,开展百姓宣讲、志愿服务、文明引导等各类活动500余场次,总覆盖人群5000余人。挖掘好人线索70余条,选树身边榜样30余人。
据了解,通运街道通过成立党建联盟、搭建品牌矩阵,完善“礼遇联盟”等措施,推动社区内部互助合作的“小邻里”,向覆盖相邻街镇、多元力量参与的“大邻里”跃迁。目前,“邻家邻”志愿服务队已有694人,楼门长队伍从630人扩大至970余人,30余家商户用荣誉、积分等多种方式为对街道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提供50余项礼遇,构建起多方协同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我始终坚信,以诚心定能换真心。在‘楼门共同体’建设带动下,整个楼门的邻居都特别热心肠。”通运街道紫荆雅园社区251单元楼门长周治国介绍,有一次,邻居刘阿姨突发心脏病晕倒,邻居们合力护送她去医院急救。大家会热心帮助邻居接送孩子上下学,还自掏腰包买种子为自己的单元育花苗。小区停车位紧张,有固定车位的邻居开车出门,他们都会主动打电话告诉周治国:“楼长,这几天我不在家,车位空闲,可以给邻居应急使用。”
通运街道儿童居民代表刘雨薇说:“我们楼的王阿姨会帮李爷爷买菜,楼下水果店老板总给巡逻的志愿者送苹果……这就是‘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这些故事或许平凡,却饱含着邻里间的温暖与力量,彰显着基层治理中的智慧与担当。”通运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翔表示,通过发布“通运好邻里”品牌愿景,希望能够进一步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增强居住、工作在辖区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大家都能在通运街道找到幸福一家人的感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