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打造“可触摸的乡村文化博物馆” 举办农产品嘉年华

青旅新发地乡创产业园开园 新发地“72间房”蝶变乡创会客厅

2025年08月22日08:45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鲍聪颖)8月21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青旅新发地乡创产业园正式开园,该园区占地约65亩,提供14000平方米产业空间,以“央企+市场+村集体+新农人”四方共建模式,致力于打造聚集农业科技头雁企业的乡创会客厅。同时,为期三天的农产品嘉年华也在园区多功能中心广场启动,现场汇聚百强县域农产品,设置应季果蔬折上折、免费配送等优惠活动,为市民带来丰富多彩、富有科技味的农产品采购盛宴。

“72间房”华丽蝶变 老平房变身现代产业园区

青旅新发地乡创产业园前身为新发地村西南陈留村民小组的平房区,因原有72间老旧房屋而被俗称为“72间房”。该区域原本基础设施落后、业态低端、空间利用效率不高,难以匹配新发地市场转型升级的整体需求。

“72间房”作为新发地村发展历程的见证,是储存着新发地村民的记忆和乡愁、留恋和憧憬的乡村文化博物馆。如何平衡历史风貌与现代功能?新发地村与北京青旅恒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文化植入与空间再造,解决了原有建筑结构老化、改造难度大、业态活力不足等问题,将传统平房区打造为一座集温度与记忆于一体的乡创产业园。

“该园区占地约65亩,毗邻新发地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交通便利、配套完善。项目遵循现状有机更新理念,保留原有建筑风貌,避免大拆大建,在平衡投资与成效的基础上,成功唤醒‘72间房’的乡愁记忆,打造出融合历史情怀与现代功能的乡创产业园。”园区负责人表示。

聚焦服务“5个100”战略 塑造乡创产业新生态

通过引入科技、文化、旅游等创新要素,青旅新发地乡创产业园,为农业领域的创业者和实干家打造了一个兼具温度与高度的发展生态圈。

在文化传承方面,园区通过保留原有建筑风貌、设置乡土文化展示节点等方式,打造一座“可触摸的乡村文化博物馆”,展示了新发地从田野乡村到首都“菜篮子”的奋斗历程,传承其独特的市场文化与拼搏精神,成为市民参观、游览和体验的新目的地;通过广泛引入新技术与新模式,搭建起以“公共服务+特色产业”为主题的农业科创平台,建立区域联动和多元配送体系;在营商环境方面,还通过设立多种公共服务载体提供产业咨询、投融资对接、品牌推广等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为满足企业多样化办公需求,园区规划建设了46套独立院落式办公区,面积从136平方米至536平方米不等,涵盖横向连院与独院等多种房型,可灵活组合以满足企业办公条件。据了解,园区产业办公类区域占比80%,商务服务配套区域占20%,形成了集办公、交流、展示、文创及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复合业态。目前,已吸引农业研发、农业科技、农产业直播、文创展示等多个领域的37家企业入驻。

园区瞄准打造全国乡创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的目标,聚焦服务“5个100”战略,即对接100个产业特色区县、100个区域公用品牌、100家龙头企业、100个特色园区及100个文旅景区,构建起贯通农产品进京服务、文创开发、产业运营与跨境合作的综合服务体系,通过打破地域和行业限制,整合乡村创新产业相关的各类资源,促进乡村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汇聚百强县域农产品 农业科技新产品亮相农产品嘉年华

走进农产品嘉年华现场,一款名为“玫瑰馫芳巾”的特色产品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关注。该产品采用创新工艺,以玫瑰花瓣为原料,通过新兴技术从天然花卉中提取植物黏胶,并经由低温萃取、多级净化及复合纺丝等先进工艺,成功研发出柔软环保的连续性纤维材料。市民王女士在试戴后称赞道:“这款丝巾闻起来很香,质地非常柔软亲肤,颜色也很特别,我非常喜欢!”

据了解,8月21日至23日每天18时至20时,农产品嘉年华在园区多功能中心广场举行,现场汇聚二十余个展位,展出百强县域农产品、玫瑰衍生品、农业科技包装、膳食健康、文创产品及应季优质农产品等,通过“文化+潮流+夜经济”的融合形式,展示乡村特色产业成果,进一步助推新发地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转型升级。

(责编:董兆瑞、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