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凝聚新征程奋进力量 丰台区举办“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首场报告会

2025年08月26日11:36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鲍聪颖)“我爷爷郑福来,73年风雨无阻在卢沟桥上义务讲解抗战史,他常说,这段历史不能忘,也不敢忘。”8月25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序厅,丰台区宛平街道社区工作者郑然登台宣讲,她一开口,就将大家的思绪拉到了卢沟桥上。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5日,丰台区“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首场报告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拉开帷幕。报告会通过7段真实动人的故事,带听众穿越时空回到抗战岁月,感受先辈救亡图存的使命担当,展现丰台区赓续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实践,引导大家深刻体悟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厚重与现实意义。

初心如炬:以不同坚守传递红色薪火

宛平街道社区工作者郑然,是“卢沟桥事变”亲历者郑福来的孙女,宣讲中,她描述了爷爷如何顶着烈日、冒着寒风,无数次向游客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细节,“爷爷用布满细纹的手抚摸桥上的石狮,仿佛在与历史对话……”如今,郑然接过爷爷的“接力棒”,每当站在卢沟桥上,她都会像爷爷当年那样,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历史的回响在卢沟桥畔永不消逝。

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者刘欣宜,则以岗位为桥梁,将不同时代军人的荣光故事悉心传递。她的讲述串联起三代军人的坚守:抗日将军朱家礼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勋章就是他与日寇殊死拼杀的见证;抗美援朝一等功臣王仁山在枪林弹雨中完成运输任务,用生命保障物资供应;盲人军医李志军夫妇则带着医者仁心,为13000多名眼疾患儿重燃光明。“这些故事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精神坐标。”刘欣宜动情地说,如今“老兵宣讲团”走进校园、社区,就是要让这份荣光在新时代继续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教师郑轶,用京剧人的视角诠释着民族气节。“梅兰芳大师在抗战时期蓄起胡子,绝不给日本人唱戏,这份骨气就是中国人的脊梁!”郑轶说,田汉先生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百折不挠的精神,让她坚定地选择了最苦最累的武旦行当。“京剧不只是唱念做打,更承载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我要把这份精神通过国粹艺术传承下去。”

精神永驻:从烽火岁月到当代坚守

“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大红门街道干部杨泽云的声音铿锵有力,将抗日英雄佟麟阁将军的壮烈事迹娓娓道来。“八十年过去,当年的烽火战场早已换了模样。”杨泽云话锋一转,将思绪拉回当下,“如今,南苑所在的南中轴正在加速建设‘首都商务新区’,00后建设者们喊出‘不怕吃苦’的宣言,这和当年佟将军‘马革裹尸’的精神一脉相承。”杨泽云的话让在场观众深受触动,大家仿佛看到了从抗战烽火到新时代建设的精神传承。

丰台区消防支队张铎昽的宣讲,将1941年重庆轰炸时“义勇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展现在人们面前,更将如今消防队员的奋不顾身、救助危难娓娓道来,热血故事背后是不变的“向险而行”使命。

“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还创新宣讲形式,以“百姓宣讲+文艺宣讲”的方式,将人们带入跨越时空的“对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吴雨桐,讲述了中共地下党员沈忠明1937年7月7日夜死守阵地直至牺牲的事迹。来自北京曲艺团的原创西河大鼓《血沃卢沟桥》,仿佛将沈忠明浴血奋战的场景呈现在人们面前。

薪火映心:童声述传承 群众谈感悟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老师崔然,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它打破了教室围墙,将课堂搬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跳出了传统讲授模式,以情景宣讲剧的形式让青少年成为传承者。崔然带着学生李怡霏、孙千惠、何宇龙走上讲台,共同演绎《硝烟中的誓言》。崔然说,剧中特意设计了抗战小战士与当代学生的“对话”,一边是烽火岁月里“誓死护家国”的呐喊,一边是新时代下“强国有我”的承诺,用孩子能懂、能参与的互动形式,让精神传承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情感共鸣。

报告会最后,小宣讲员李怡霏领唱《如愿》,丰台区少年宫的同学们和宣讲员共同放声歌唱:“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嘹亮的歌声穿越时空,既是对先烈的告慰,也凝聚着新时代丰台人传承抗战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决心。

宣讲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分享着自己的感受。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干警曾雯萱感慨道:“之前在课本里了解抗战历史,今天听了这些故事,英雄们的形象一下子鲜活起来了。佟麟阁将军舍家为国、沈忠明烈士奋勇杀敌,他们用生命守护家国,我们现在更要把这份精神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为丰台发展多做贡献。”文明引导员郭风玲也激动地表示:“作为一名文明引导员,我每天在街头引导市民出行,今天听完宣讲,我觉得自己的工作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我要把今天听到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和大家一起传承这份精神,用实际行动为城市文明出一份力。”

据悉,丰台区“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将从即日起启动巡讲,让更多人在历史回响中汲取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责编:董兆瑞、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