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打造首都发展新高地 城南地区今年预计新增学位5500个

2025年07月23日08:44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池梦蕊)7月22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召开上半年首都经济形势解读和民生重点领域成效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地区处处长刘力介绍了上半年城南地区高质量发展成效。

2025年是本轮城南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上半年,城南地区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力提升产业集群能级,推动产城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地铁16号线丽泽商务区站正式开通。礼贤站TOD项目开工建设,将促进大兴机场临空区交通与商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轨道微中心”效应。城市路网结构持续优化,房山区长阳06、07街区配套主次干路5条道路工程已具备通车条件,经开区经海九路等主干路、马驹桥老桥、文昌大道跨凉水河桥实现通车。

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加速落地。促进基础教育资源扩优提质,北京八中亦庄学校、北京市十二中河西分校新建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房山区河北镇中心校并校改造项目、北京第四实验学校东校区通过竣工验收,9月将实现开学招生,城南地区今年预计新增学位5500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实现开工,丰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加快改建,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住院综合楼主体结构完工,城南地区居民就医将更加便捷。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持续拓展,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完成全新改建。中国第一座完整呈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的汉代遗址重新实现对外开放,将打造成为北京地区汉代文明展示中心。城市消费活力进一步激发,全市首家京东生活港开业,开业至今销售额达3.5亿元,成功打造首都商务新区消费新地标;方庄购物中心正式完成焕新升级并重装亮相,打造“博物馆式”购物新体验;丰台园博园合生汇项目、房山区山姆会员店实现开工,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

重点功能区产业引领作用增强。大兴国际机场运营水平稳步提升,上半年旅客吞吐量达2606万人次,同比增长9.4%,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4.1%,机场口岸进出口规模累计突破千亿元。大兴临空经济区再生医学产业园基本完工,医疗器械产业园主体结构实现封顶。丽泽金融商务区新引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70余家,入驻企业累计突破1300家,其中金融、科技、商务服务类企业占比超80%,吸引“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等国际高端金融活动落地,丽泽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首栋5A级超甲级写字楼实现封顶并获准上市销售。新材料基地加快打造首都“材料谷”,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新材料产业,上半年预计实现产值89.23亿元。新八亿时空二期控制中心项目建成投用,八亿时空电子材料创新中心主体建筑完工,加快打造产品研发、分析测试、产业化一体化链条。

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印发实施国际医药创新公园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医药健康产业支持政策2.0版。拜耳开放创新中心、阿斯利康首个在华疫苗工厂、礼来创新孵化器、美敦力数字化服务创新基地等企业入驻国际医药创新公园。信创产业集群生态持续完善。加速强链补链,引入南大通用母公司、紫光汉图等龙头企业,35家企业正式签约入驻信创园。发布“信创十条”2.0,实施信创“雁阵计划”。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集聚了安川首钢、智同精密、星海图等企业300余家,形成了“1+6”产业体系。成功举办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实现全球首场“人机共跑”半马。航空航天产业持续做强。全国75%以上的民营商业火箭企业集聚发展,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65%。成功举办第二届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捷龙三号火箭发射成功,谷神星一号5天内两次完成发射任务。

区域协同联动持续深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建设为核心引擎,联动大兴临空经济区、中日产业园等30余个载体,推动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在数智医生助手、药物研发AI模型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形成“南北呼应”的创新格局。丰台区以 “丰雄人才零界湾” 项目为牵引,将房山区、经开区等首都南部三区统筹纳入“北京—雄安人才科创走廊”南部行动计划,携手打造人才引育“共同体”,同时探索设立北京—雄安企业人才通道,打通城南四区和雄安新区之间人才交互壁垒,增强区域人才协同创新活力。房山区与大兴区聚焦氢能领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整合双方资源,在“制储运加用” 全链条开展技术攻关,共享研发平台,联合培育氢能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互补及成果转化。

下一步,城南地区将深入有序实施行动计划,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加快建设重点功能区、助推产业发展能级提升,推动城南地区高质量发展。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