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行进中国|北京低空经济蓄势腾飞 多元业态绘就发展新图景

人民网“行进中国”北京调研采访团
2025年07月21日08:43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随着国家对低空经济领域的持续关注与政策支持,北京低空技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3000 米以下航空业态所涵盖的广阔产业空间,正通过通用机场的载体作用不断释放潜能,形成涵盖文旅、应急、运输等多领域的繁荣生态。

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的北京探索

在北京,低空经济被定义为 3000 米以下空域内的各类航空业态总和,其产业版图涵盖空中游览、短途运输、应急救援、科研科普等多个维度,呈现出 “业态多元、融合发展” 的鲜明特征。作为首都,北京依托优质的旅游资源、完善的应急需求及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优势,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据华彬航空集团副总裁、机场公司总经理孙建介绍,“十四五” 期间,全国规划建设 500 个通用机场的目前已完成475个,这些机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正成为激活区域产业的关键节点。在北京,通用机场与地方资源的结合愈发紧密,不仅推动了低空业态的创新,更成为服务民生、保障安全的重要力量。

通航赋能:从空中游览到应急保障的实践

华彬航空集团旗下的密云机场,正是北京低空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样本。依托密云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该机场将通航与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 “空中看长城”“空中看水库” 等特色项目,通过 “上帝视角” 让游客领略地面视角难以捕捉的景观全貌,目前已开辟 6 条空中观长城路线,形成独特的文旅 IP。

在应急保障领域,密云机场的作用同样凸显。其依托自身机队规模与低空作业优势,深度参与密云区森林防火、应急抢险救援及医疗转运等工作,与当地应急部门紧密协作,成为北京东北部应急抢险的重要基地,为灾害救援、医疗急救等场景提供了高效的低空支持。

此外,密云机场还在探索京津冀短途运输、航空研学与科普等业态,通过 “通航 +” 模式串联起区域资源,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在低空领域的协同发展。这种 “文旅 + 应急 + 运输 + 科普” 的多元布局,正是北京低空技术产业 “以点带面、融合共进” 发展模式的缩影。

未来展望:低空经济成区域发展新引擎

从密云机场的实践来看,北京低空技术产业的发展正逐步走向精细化、特色化。通过整合空域资源、产业资源与区域资源,低空技术产业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新的游览观光体验,更在促进区域经济、完善应急体系、推动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随着通用机场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与空域管理的持续优化,北京技术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何晶茹、崔东、董兆瑞、鲍聪颖、尹星云、唐宋、许峥)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