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十六区动态

现场“答题”应民心 丰台区开展“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会”

2025年07月11日15:17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我们小区供暖效果一直不理想,啥时候能修好呢?”“小区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呢?”“针对企业脱困有什么政策支持?”“央产老旧小区改造怎么安排的?”这些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现在有了当面沟通的新渠道。7月10日,丰台区首场“街道向群众报告工作会议”在丰台街道举行,丰台街道现场晒出半年“成绩单”,接受街坊邻居“打分”,这一举措成为践行“长辛先锋”精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生动实践。

用“家常话”讲明白“政府账”

今年,丰台区首次开展“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会”,从7月到9月,丰台区26个街镇将陆续开展“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会”,各街道办事处主任和镇长将向群众代表报告辖区基本情况、今年以来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家门口的民生实事进展,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向群众报告工作不仅是制度要求,更是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干部能力、精准破解难题、凝聚治理合力,让基层治理更接地气、更暖民心的关键举措。”丰台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杨勇说。

报告会怎么汇报?老百姓如何成为“阅卷人”?不摆架子、不念稿子,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交流成了报告工作会的重要特色。丰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赵培在会议现场以图文结合、事例讲解的形式将丰台街道基本情况、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项目发展情况、城市面貌焕新、民生服务、平安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汇报,让居民更加了解自己家和家的变化。

同时,会议现场还打造了“五位一体”互动平台,通过成果展示接受群众评议,设置政策咨询台解答民生疑问,同步推出抗战专题剪报展传承红色精神,并专设意见征集渠道确保诉求闭环。此外,丰台街道还在会上推动“共建共治”,向代表发放“金点子征求意见卡”卡,鼓励群众为家园治理献策,让会议成为凝聚治理合力的“助推器”。

据悉,各街镇还将用“案例故事+数据对比”说话,现场还设置政策咨询台,发放“一图读懂”民生手册,用短视频解读专业政策。值得关注的是,群众可以在现场互动环节就民生问题直接提问,街镇领导当场回应,确保“件件有回音”。这种面对面、实打实的交流方式,让政府工作更透明,也让群众更有参与感。

让“家门口的事”成为会议“干货”

上半年修了几条路?新增多少停车位?接诉即办解决了哪些高频问题?下半年老旧小区改造、乐学公园建设、便民服务提升等有何计划?……老百姓“家门口的事”成了报告内容的核心重点。

据了解,丰台街道在会前通过“三次探查”深耕民意,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对历史问题“回头看”、促成对新增问题“马上办”,将征集民意的过程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举措。街道依托“民意四访”机制,由领导班子带头下沉社区,由诉求中心、信访、纪检等多个部门,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遴选群众反映的普遍性或高频次诉求,交由分管领导会同主管部门结合现阶段重点任务梳理增减,最终汇总形成“群众关切问题清单”。共汇总5820个接诉即办件、66个信访件和61个新增社情民意件,通过议事协商、应急抢修解决房屋漏水、修剪树木、道路维护等48件新增社情民意,最终分类梳理出养老服务、新就业群体融入、反诈服务等10类重点问题。

“我们将密切联系群众、破解治理难题作为大会的定位,老百姓‘家门口的事’就是我们的关注目标。我们希望通过展示街道工作成效来提升公信力,通过搭建互动平台来回应民生诉求,凝聚多元力量擦亮‘丰街·永善’治理品牌。”丰台街道党工委书记贾晓方说。

多元群众齐“阅卷”,问题全程可追踪

据悉,此次会议现场有460名居民参会,参会群众代表阵容多元,既有长期关注社区建设的“两代表一委员”、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代表,也有驻区单位负责人、新兴领域从业者。值得关注的是,“学子回家”计划的大学生青年代表也带着年轻人的视角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通过倾听青年声音,丰台区正着力打造更宜居、更有活力的青年友好型社区。这种老中青幼共同参与的议事模式,既保障了各年龄段群体的发言权,也让基层治理更接“地气”、更有“朝气”。

为确保群众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能得到切实解决,丰台区建立了完整的工作闭环。各街镇在“街道向群众报告工作会议”中将安排专人负责会议记录和影像资料留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专门台账,所有问题的处理情况都将通过适当渠道向群众公开反馈,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这种“收集—办理—反馈”的全流程工作机制,让群众意见真正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看到自己提的建议被认真对待、快速落实,参与社区建设的劲头更足了,也真正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丰台街道参会代表向记者说道。

群众的知情权是民主参与的基础,“街道向群众报告工作会议”让发展规划和民生项目充分吸收民意,既拓宽参与渠道,又夯实政策基础。通过“听取民意-解决问题-反馈评价”的闭环机制,丰台区正凝聚群众力量,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姜欢 刘金蕊 张明娜)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