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北京出台全国首个科学智能专项地方政策 明确AI for Science发展路线图

2025年07月11日15:12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董兆瑞)7月11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开展前沿科学问题攻关,完善共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智能科研范式变革,促进产业生态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及产业高地。

AI for Science作为加速科学研究的新型范式,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北京始终紧盯人工智能发展前沿,将科学智能作为产业布局新赛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鄂维南于2018年首次提出推动发展AI for Science。2021年,北京市超前布局,以鄂维南院士为核心,成立了全球首个专注AI for Science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布局AI for Science的“四梁N柱”。

此次出台的《行动计划》描绘了未来三年北京市发展AI for Science的路线图。以科学智能前沿技术研发和深度应用为主线,围绕关键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用落地、创新生态营造四个维度,提出17项具体任务,突出“前沿引领”的总方向,强化“应用赋能”总目标,践行“协同开放”的总路线,推动科学智能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建成科学基础大模型,建设不少于10个高质量科学数据库,服务不少于1000万用户,推动在不少于5个领域开展深度应用,形成8个以上标杆应用案例,搭建共性服务创新平台,引进培育一批复合型创新人才,构建多渠道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开源开放生态,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卫华介绍,《行动计划》突出“前沿引领”的总方向,紧扣科学智能发展趋势,聚焦基础理论突破与多学科融合,构建科学基础大模型和新一代科学计算智能模拟软件工具,搭建算力和科学数据平台,建设智能化干湿闭环实验室,助力攻关重大科学问题。

同时,《行动计划》强化“应用赋能”的总目标,以科学智能技术研发和深度应用为核心,聚焦重点领域,打造标杆应用案例,推动全流程智能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形成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北京在AI+新材料、AI+高端科学仪器、AI+新型工业化、AI+医药健康等方向,陆续出台了专项支持政策,后续还将做好资源协同,打出政策“组合拳”。

此外,《行动计划》还践行“协同开放”的总路线,强调跨领域、跨主体的协同创新,通过搭建科学智能公共服务创新平台、构建多渠道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及开源开放的生态体系,吸引和培育创新企业及人才,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学智能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北京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的全球影响力。

鄂维南表示,《行动计划》将有力推动北京在AI for Science领域的创新发展,北京作为AI for Science的策源地,在率先打造科学研究新范式上,北京有基础、有优势,已全面布局科研基础设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科学智能关键技术、基础设施、领域应用等方面,布局一批重大项目群,鼓励生态上下游企业及优势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完善科学智能创新生态,同时加强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对于科学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刘卫华说。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