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为学生营养餐原材料制定行业标准

日前举行的2025年新发地食材集采集配大会上,北京学生营养餐协会会长王清霞为广大商户解读了即将发布的《北京市学生营养餐原材料品质指南》行业标准,细化了16类食品的采购要求,明确提出禁用野生蘑菇、木薯、四季豆等食材,为保障学生的饮食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北京市学生营养餐原材料品质指南》行业标准目前已经完成起草,在召开专家论证会后即将发布。王清霞介绍,该标准涉及学生营养餐的16类原材料食品,分别是粮食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油脂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水产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乳及乳制品、蔬菜及其制品、食用菌和藻类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干坚果及其籽类、可可制品、烘焙食品、调味品、食糖及淀粉糖、淀粉及淀粉制品。
比如大米及其制品标准中,明确要求大米加工所使用的稻谷应为一年内收割原料即新米加工制作,加工过程及配料中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还建议粗细搭配,适量食用全谷类食物如胚芽米、糙米等,营养素更全面,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植物油方面,标准要求不得采购转基因油脂,要定期调换使用不同类植物油,以满足学生健康要求。畜禽肉类原材料方面,要求不得采购活禽、活畜宰杀,不得采购猫、狗、兔、鼠、飞禽及野生动物等肉类,肉类应无激素、无抗生素、无兽药残留,鼓励采购冷却肉如排酸肉、冷鲜肉、冰鲜肉原料。
原材料运输标准上,标准要求运输前应对车辆或容器进行清洁,必要时应消毒,食品与非食品、不同类型的食品原材料应分隔,需冷冻的食品在运输过程中食品中心温度不应高于-18摄氏度±3℃,需冷藏的食品在运输过程中车厢温度应为0℃至5℃,上下浮动不超过3℃。
标准还对原材料验收提出4项要求,包括资质要求、抽样比例要求、保质期要求以及温度要求等。
此外,标准还公布了校园餐禁止使用的食品原材料和慎用的食品原材料。禁止使用的食品原材料包括苦杏仁、银杏、曼陀罗果实或种子、野生蘑菇、瓠瓜、木薯、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山野菜、发芽马铃薯(土豆)、黑斑甘薯等食用不当易引起中毒的食物。慎用食材包括贻贝、扇贝、蛤蛎、牡蛎、生蚝、蛏子等贝类以及豇豆、芸豆、蚕豆,还有猪肺、猪肝、猪心等动物内脏器官等。
“我们制定这个标准,旨在提高学生营养餐的质量水平,为学生餐行业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营造良性的行业竞争氛围。”王清霞介绍,目前北京学生营养餐协会已经有200多家单位会员,300多位个人会员,覆盖北京市90%以上学生营养餐配送企业。该行业标准发布后,如发现使用不符合标准食材的企业,将通过公众号等渠道公布这些企业名单,让学校、家长共同监督,让孩子吃得更健康、更营养。(记者 孙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