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 六项行动助力二季度稳中求进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池梦蕊)日前,北京一季度统计数据出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5%,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4月22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召开发布会,详解北京一季度经济数据背后的政策和措施。
一季度,北京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趋好,呈现三大突出亮点。
经济增长稳中有升。政策支撑有力,落实中央政策,“两重”“两新”政策效能释放,设备更新项目申报积极,项目储备充足。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新能源汽车消费,消费者信心提升。出台多项市级政策,政府投资基金与银行联动。房地产市场回稳,土地供应增加,“好房子”建设推进,商品房销售增长。需求支撑有效,消费结构转型,文商旅体融合,入境游火热,服务性消费增长。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等投资结构优化。市场活力激发,营商环境优化,企业新设数量增长,“服务包”企业问题解决率高,制度型开放深化。协调发展推进,平原新城项目顺利,京西地区提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支援合作项目开工率提升。
创新发展势头强劲。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深化,创新链产业链对接顺畅。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取得进展,中关村论坛成果丰硕。科技服务业收入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迅速,电子和汽车行业增长突出。金融业支撑稳固,北交所交易活跃。数字经济势能释放,人工智能企业和大模型领先,算力中心运营,数据流通交易标准发布。绿色经济创新发展,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获批,新型储能电站等项目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加速,技术市场联合体成立,产业协作加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就业优先,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优化,养老育幼服务推进,社区托育设施建设加快。人居环境改善,背街小巷治理、停车位增加、郊野公园升级,空气质量提升。接诉即办成效显著,市民热线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提高。城市运行安全平稳,专项治理实现重大危险源 “清零”,应对极端大风考验。
展望二季度与全年,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表示,北京将以“稳”为核心,持续打出政策“组合拳”,通过六大专项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需求提振行动方面,推动“两重”“两新”政策见效,完善扩内需政策。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稳外资外贸。消费领域,出台系列促消费政策,挖掘文商旅体娱消费潜力,利用花期举办活动发展“赏花经济”,借节假日举办音乐节;投资领域,推动160项市区重点项目开工,支持新动能培育,建立配套设施奖惩机制,推进城市更新;同时,扩大开放,筹备国际活动,助力企业应对关税挑战。
改革攻坚行动聚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完善企业“服务包”,试点“综合查一次”,制定轻微违法免罚清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国企创新,协同解决民营企业问题。
产业升级行动致力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国际绿色经济“双标杆”城市。巩固高精尖产业优势,推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产能提升,建设医药创新公园,打造集成电路、机器人产业高地;开展京津冀产业协同;实施“人工智能+”计划,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助力企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引强育新行动发挥首都资源与营商优势,“引强”推动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招商,做好项目落地服务;“育新”对接国家基金,联动社会资本招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健全北交所上市服务机制。吸引人才,试点建设青年公寓,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民生改善行动围绕“七有”“五性”需求发力。二季度办好招聘会,出台稳就业意见;加强城市治理,推进生态项目与TOD模式建设;保障城市安全,做好节假日保供与灾害防范。
能力建设行动通过开展营商环境、投资促进等培训,提升服务市场主体能力。做好经济宣传,解读政策,讲好企业故事,增强在京发展信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