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换新梯 东城区永外街道首批超长期国债电梯正式投用

“以前每次坐电梯都战战兢兢,现在新电梯又安全又舒适,心里踏实多了,出行更有保障了。”家住景泰东里1号楼的居民王金花称赞道。近日,东城区永外街道景泰东里1号楼5部电梯完成更新改造并投入使用,成为北京市首批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老旧电梯更新项目之一。
景泰东里1号楼建成于1994年,楼内9层、448户居民中,60%为老人、儿童及行动不便群体。原电梯已服役近30年,近年来频繁出现关不上门、按键失灵、运行异响等问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景泰社区党委书记玉艳表示:“尽管电梯经过多次维修,但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维保工作压力巨大。物业也曾考虑使用公共维修基金进行彻底维修,但由于需要超过50%的业主的同意,且相关流程繁琐漫长,这一计划最终被搁置。”
“街道原本打算使用公共维修基金和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更换电梯,然而使用公共维修基金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二分之一以上的业主同意,时间周期较长,可更换电梯却是迫在眉睫。”永定门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洽说。
一边是面临着老旧的电梯必须尽快更换问题;另一边,资金的缺乏使得这一需求迟迟无法实现。正当大家感到束手无策之际,转机出现了。2024年8月,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出台,重点支持使用15年以上、故障率高、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老旧电梯。每部电梯可获15万元补贴,居民自筹部分大幅减少。
永外街道抓住工作契机,联合小区产权单位首开集团、物业管理单位首华物业迅速推进电梯更新工作,牵头召开多次沟通协调会,确保项目资金拼盘完整。“1号楼共有5部电梯,每部电梯的更换费用大约为30万元,国债补贴覆盖50%,其他费用则通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支付,节省下来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可以留作其他紧急事项使用。”周洽介绍。
在确定了更换电梯的资金来源后,为了尽快为居民更新电梯,确保居民的安全,产权单位首开集团主动作为,先期垫付更新电梯全部启动资金,优先解决民生诉求。
2024年12月电梯安装工作得以迅速入场。物业单位首华物业协助产权单位征求居民意见,统筹更换电梯期间沟通协调工作,有效保障了更换工作顺利进行。
鉴于工期接近春节以及寒假的特殊时期,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出行,5部电梯的安装工作被分为两个阶段来依次完成。在施工期间,街道管理部门严格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控制和工期安排,力求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据了解,截至目前已完成3部电梯更新,新安装的电梯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运行情况非常平稳,各项硬件设施均达到了行业内的主流标准,另外2部电梯更新工作计划在5月底前完工。
下一步,永外街道将继续推进老旧电梯更新工作,坚持业主主导、政府辅助、分类推进的工作原则,围绕老旧电梯排查摸底、群众宣传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国债拨付初审等方面全面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电梯更新工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