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亦庄举办 发布商业航天十大应用场景

人民网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池梦蕊)新场景、新举措、新标准发布,8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揭牌,国内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通信现场演示,“亦庄航天”全产业链成果集中亮相……2月12日,以“亦企奋进,筑梦太空”为主题的第二届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办,通过主旨报告、专题发言、项目推进、平台搭建等环节,共同研究商业航天产业创新驱动、应用拓展、行业建设等共性问题,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加快商业航天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新场景,商业航天十大应用场景发布
基于卫星通导遥技术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基于卫星互联网的低空运管控制方案、基于卫星通信与遥感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面向消费级应用的手机直连卫星技术验证应用、空间环境生物医药研究与应用……以典型场景促进示范应用,大会现场,北京市商业航天十大应用场景逐一发布。
商业航天+自动驾驶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基于卫星通导遥技术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场景,将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路、云、网、图”的基础建设需求,为其提供低时延高带宽卫星通信、更加精确的导航增强、更加精确的地图影像,实现人车路互联、信息系统协同,推动商业航天持续赋能高级别自动驾驶。
当商业航天遇上智慧城市,基于卫星通信与遥感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场景将依托卫星的通导遥数据、无人机数据、地面感知数据,构建商业航天+数字智慧城市时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城市各信息要素的数字化、实时化和可视化,为城市管理的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支持。
此外,面向消费级应用的手机直连卫星技术验证应用场景将以消费级业务场景化落地为目标,拓展低轨卫星互联网应用、实现商业闭环。
新举措,三方面高质量发展商业航天产业
“2024年空天产业规模突破350亿元,汇聚空天企业数量超160家,正逐渐形成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正向生态。”现场,北京经开区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北京亦庄将从加快推进商业火箭卫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应用场景、加快优化营商环境三方面推进工作,奋力建成中国商业航天聚集发展主阵地、世界航天产业创新新地标。
向着星辰大海更深处进发,北京亦庄将加快推进商业火箭卫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高可靠、低成本、批量化制造能力。如加速中大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研制,力争2026年前入轨;建设好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千星产发能力等。
加快培育应用场景,北京亦庄将加速形成有效商业模式。循着“规划图”,北京亦庄将实施商业星座试点,推动商业航天在车联网、6G通信、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低空经济等领域示范应用;培育商业载人航天、在轨作业、月基制造等未来业态;还将推进空天地多网融合,打造商业航天、低空技术、自动驾驶、具身智能、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城市系统融通“一张网”,建设空、天、地、海、测、运、控、管“一平台”;加快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商业航天合作落地,打造“天基丝路”。
此外,北京亦庄还将加快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对商业航天企业的服务能级,携手更多企业筑梦太空。
新标准,商业航天团体标准体系(2025版)发布
“为满足商业航天快速迭代的需要,我们编制《商业航天团体标准体系(2025版)》’。”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理事长杨毅强现场发布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新标尺”,“标准体系主要是为了助力市场行业监管、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从而保障航天安全,并促进加强行业自律。”
标准体系主要涵盖商业火箭、商业卫星/飞船、星箭接口/地面系统、商业应用等四大部分,是在现有团体标准基础上,综合考虑安全、质量、成本、效率、接口、创新、应用等商业航天需求,广泛征集各方意见,计划在2025年启动编制。
“商业航天需要更灵活、高效、低成本且适应新兴技术和市场化的团体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使用商业航天特点的新标准势在必行。”杨毅强表示。未来,在新的标准体系指引下,商业航天产业将飞向更加规范、有序、高效的未来。
会上,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业航天行业党委正式揭牌,同时聚焦商业航天领域集中授牌8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北京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布局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领域,集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在大会的平台成立环节,商业航天领域包括可重复使用空天运载器系统设计、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工程力学与飞行控制、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总体集成与应用、天基空间环境探测、高效能空间推进技术、旋转爆震推进技术与应用、卫星互联网应用技术、卫星互联与控制技术等方向的8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获得授牌。
“卫星互联网工程是商业航天的重要牵引。基于北京亦庄星箭产业聚集优势和新型工业化底色,我们规划打造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大会现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正式揭牌,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道。该产业园以“北京火箭大街”为引领,以“空天街区”为依托,梯次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项目,集中形成卫星互联网全产业链科研和智能制造能力。
“此次大会的举办为‘亦庄航天’2025年的高质量发展写下了一个好的开端。”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亦庄箭’计划发射超40次,入轨卫星超130颗,4型新型火箭有望首飞,届时‘亦庄箭’型谱将达到10型。与此同时,我们计划筹建2座以上火箭工厂、互联网卫星示范产线和产业园,实现星箭一体,轨道面交付。预计2028年亦庄箭实现发射规模接近百次,低轨运力达到1000吨,互联网卫星发射能力达到2000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