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三家单位入选北京未来产业育新基地

人民网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董兆瑞)记者从中关村科学城获悉,12月12日,2024年北京市未来产业育新基地授牌仪式举行。集智未来、东升大厦、中关村软件园3家海淀区单位获得授牌。
根据《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北京锚定六大领域,布局20个细分产业,实施八大行动,将北京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未来产业策源高地。海淀区在全市首批育新基地创建中有3家单位入选,入选数量最多,均为通用人工智能方向。
其中,“集智未来通用人工智能育新基地”深度服务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发展,打造创业孵化、算力服务、数据服务、生态赋能等特色体系,是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排头兵,是北京市未来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当前,已累计为模型企业对接算力超过800P,服务并对接全市近200余家,整理发布训练数据集超过1000T,开发了“北京AI产业大脑”、“北京市大模型行业看板”等特色服务,赋能产业发展。
“东升大厦通用人工智能育新基地”依托紧邻清华大学和清华科技园的优势,整合“围墙内”和“围墙外”资源,通过建立多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人才社区,挖掘“楼上楼下”产业链潜力,坚持“前店后场”协同发展模式,为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充足优质的发展空间和全方位服务保障。目前,基地内企业涵盖芯片与算力、通用与多模态大模型、垂直领域大模型等多个领域,共集聚了人工智能企业143家,构建了包括创业辅导、产学研合作、资本对接、市场拓展服务等全要素服务体系。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通用人工智能育新基地”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6G三个细分垂直领域,构建了“赛-营-孵-投-会”特色育新模式,打造了“孵化服务+投资加速+场景开放”的创新孵化生态,累计服务企业1221家,培育上市挂牌企业13家,获批知识产权超4000项。当前,已成功举办12季“创新之源大赛”,年均入库项目超300个、合作投资机构超40家,集聚了32家专业服务机构和36名创业导师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关村科学城将紧抓未来产业发展机遇,把握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未来信息发展优势,加快布局具身智能、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充分发挥以育新基地为核心载体的优质资源和平台服务,持续促进未来产业链协同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