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凰展翅飞 新国门通四海
大兴机场5年旅客吞吐量超1.3亿人次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展翅”启航。地面连通京津冀,空中沟通全世界。投运5年多来,大兴机场这座“新国门”的旅客吞吐量已超过1.3亿人次,成为首都北京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国门”服务京津冀
在大兴机场航站楼4层中央,一块块镶嵌在地面的铜板,清楚标识了大兴机场的位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旅客拍照留念。投运5年,建筑风格独特的大兴机场,旅客“打卡”热度依旧不减。
开通12条“兴快线”、推出国际无纸化服务、34个节点行李实时追踪、极速配速30分钟送到登机口……5年来,大兴机场不断修炼“内功”,推出一系列特色服务产品。同城同质同价的餐饮美食、不断推陈出新的展览、便捷舒适的过夜体验,也让大兴机场一次次登上网络热搜。
大兴机场是支撑雄安新区建设的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为保障旅客顺利抵达,大兴机场建立了直通北京中心城区、覆盖京津冀的“五纵两横”外围综合交通体系,涵盖高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依托轨道交通,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直达草桥站,两站之间车程仅需19分钟;从北三环牡丹园站乘坐地铁19号线及大兴机场线到大兴机场仅需43分钟。
现在,京津冀旅客到达大兴机场越来越方便:京雄城际铁路、津兴城际铁路相继开通运营,旅客乘坐高铁从北京西站、天津西站、雄安站到达大兴机场最快分别仅需28分钟、40分钟、19分钟。草桥、固安、涿州、廊坊4座城市航站楼陆续投运,让更多旅客在家门口就能办好值机托运手续。
“一市两场”提升通达性
在大兴机场投运前,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连续两年突破1亿人次,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由于超负荷运转,航空公司申请航线难、申请时刻难,每天大约有300个飞行架次无法安排,每年近1000万人次的潜在需求被“拒之门外”。
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北京迈入“一市两场”双枢纽时代。5年来,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双枢纽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航线网络通达性不断提升。今年暑运期间,北京地区航空的单日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创造了历史新高。随着航空市场的恢复,今年北京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合计旅客吞吐量预计突破1.1亿人次,超过2019年水平。
短短5年,大兴机场的发展引人瞩目。截至目前,大兴机场客运航司在飞航线216条,覆盖国内外197个航点,通达25个国家和地区。本年度已运送国内外旅客超过4000万人次。
“高质量建设北京国际航空双枢纽,是推动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春晨介绍,目前北京两机场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其中,首都机场现有3条跑道、372个机位和14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正在实施一批提质增效相关扩容项目,持续提升机场的保障能力。大兴机场现在拥有4条跑道、252个机位和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正在加快推进卫星厅的工程建设,保持机场的发展品质。
未来,北京航空双枢纽机场年保障能力将超过两亿旅客吞吐量,在多个方面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北京也将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两个亿级规模机场的城市。
临空区展现新动力
围绕大兴机场航站楼分布的150平方公里土地,正是火热建设、拔节生长的大兴机场临空区。其中,北京部分50平方公里、河北部分100平方公里。作为京津冀通往世界的新窗口,人流、物流、信息流在这里聚集交融。目前,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累计入驻企业1万余家,依托大兴机场这一国际枢纽,大兴机场临空区资源将辐射京津冀,通达全世界。
“临空区大兴片区加速从打基础向成规模转变,初步完成骨干路网、能源管网搭建,载体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吸引力日益强劲,一座驱动未来的世界航空城轮廓已呈现在世人面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满群杰告诉记者,临空区大兴片区搭建了以生命健康为主导产业,以航空枢纽和航空服务保障为两大基础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为补充的“1+2+2”产业体系。
临空区大兴片区依托大兴机场全球通达性和综合保税区的通关便利性,重点推进跨境电商、医药产品、航材贸易等集聚发展,引入顺丰、京东、南洋等企业,建设了80万平方米的物流设施,构建了创新、高效、便利的国际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临空区大兴片区已建成五十六度玫瑰园、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国际生物医药园等载体,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国际航空总部园等产业载体正在加快建设,高品质产业空间载体将达到近百万平方米。未来,临空区大兴片区将提升重点产业园区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做大规模、做强能级、做响品牌,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创新引领、环境良好的产业园区生态体系。本报记者 李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