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莫言话剧《鳄鱼》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24年09月14日13:46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作家莫言出席研讨会。(北京市文联供图)

话剧《鳄鱼》导演王可然出席发布会。(北京市文联供图)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尹星云)近日,话剧《鳄鱼》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联合主办。与会文艺家、评论家等围绕作品的主题立意、舞台表现等进行深入研讨。

话剧《鳄鱼》是作家莫言继历史题材话剧《我们的荆轲》《霸王别姬》后,首度在戏剧领域打造的一部当代题材作品,通过一条无限生长的、会说话的鳄鱼,深刻呈现人性和欲望的复杂性。该剧完成为期近4个月首轮演出,近日在京收官,观众反响热烈,引发多方热议。

文本到戏剧的转化 欲望与人性的叩问

现场,央华戏剧艺术总监、话剧《鳄鱼》导演王可然介绍了话剧《鳄鱼》的创排缘起,“从文本转化为戏剧,导演需要构建出具有想象力的视觉空间、梦幻的剧场空间,让观众置身于剧场中,如同享受一场人生的梦境。《鳄鱼》剧本拥有广阔的多维空间,给予导演丰富的二次创作机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表示,欲望是戏剧领域经久不衰的题材,而“鳄鱼”这一崭新意象的使用,将欲望的描写升华到新的美学高度,衍生出巨大的戏剧空间,“《鳄鱼》中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具有较大的诠释与演绎空间。这部深刻探讨人性的戏剧成功演进了观众心里。”

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认为,一部优秀剧作可能是主题套叠的多重文本。该剧主题既是主流的又是永恒的,从艺术角度来看是人性剖析文本,深入挖掘人的欲望与灵魂。央华戏剧团队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原创性地、生动精彩地演绎文本,有机融合了莎翁气质、古典内核与现代元素。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梧桐表示,话剧《鳄鱼》展现出丰沛的思想质感、当代质感、戏剧质感、未来质感,为正能量文艺作品提供样板,“文艺作品需要锐利的视角和思想的厚度,戏剧创作应关注社会、剖析社会生态,《鳄鱼》以独立视角,全面、立体、真实地塑造当代人,给予观众更多人性思考、艺术营养与心灵力量,展现出艺术创作的筋骨。”

魔幻现实主义拓宽舞台边界 提升严肃戏剧市场信心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胡薇表示,作品收获的巨大反响提升了严肃戏剧的市场信心,为严肃戏剧创作注入“强心剂”。剧场应是大众思考的场所,一部好剧应是从创作者内心中流淌出来的,《鳄鱼》的创排坚持了戏剧的品格,将忠于原著与舞台表达相结合,期待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中,迎来新的飞跃。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田卉群介绍,《鳄鱼》原著给人狂风骤雨般的畅快阅读感受,优秀的文本为表演形式带来一定挑战,但导演的创排让观众看到了文本的更多可能性。该剧用极简的舞美和极丰富的声光设计来展现终极毁灭,通过舞台灯光的设计,鳄鱼不仅是在同主人公单无惮互动,也在同观众对话。

中央戏剧学院国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一级编剧林蔚然表示,话剧《鳄鱼》呈现出磨合妥帖成熟的戏剧现场,具有魔幻气质,情境和人物设计给观众留下震撼印象。该剧融合了丰厚的文学底蕴、强大的整合能力、大胆的创排思路,编、导、演思想高度一致,拓宽了文学、戏剧和舞台的边界,舞美和多媒体的应用,共同营造出想象力丰富、致敬文学、关照观众的戏剧场域。

文艺评论赋能戏剧创作 助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研讨会上,莫言感谢北京市文联为话剧《鳄鱼》搬上舞台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话剧同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说一经出版便定型了,修改难度较大,而话剧每一场都有改进的机会,每一场演出都在不断地成熟、进步。”莫言表示,《鳄鱼》这部戏是关于人的、人性的、人的质量、人的目的性的戏剧。文艺家、评论家为剧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将认真思考观众的建议,争取呈现出更好的作品。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表示,话剧《鳄鱼》运用雕刻式的文本表达、雕塑式的舞台表现,为观众带来极具质感的戏剧欣赏体验。希望广大文艺家、评论家能够继续关注北京戏剧创作,北京市文联也将持续加强挖掘优秀创作素材、扶持孵化文艺作品,增进文艺家、评论家之间的交流对话,为助推北京戏剧创作搭好台、服好务,期待更多优质戏剧作品的出现。

北京市文联原主席张和平表示,优秀戏剧作品的呈现离不开编剧、导演等主创人员的努力,话剧《鳄鱼》经历了曲折精彩的创排生产过程。就像莫言曾在创作过程中提到的七字真言“改改改改改改改”,艺术创作没有止境,戏剧创作同样是不断总结提升的历程,《鳄鱼》首轮演出圆满收官并不意味着创作的终结,而要继续精心修改、精雕细琢、止于至臻。

北京市文联主席韩子荣表示,《鳄鱼》这部剧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学作品到戏剧作品的成功转化,更在于编剧、导演、演员和多方共同努力,合力打造经典剧目。本次研讨会从多个维度、多个视角、多个专业领域对剧作进行深度研讨,赋能新一轮演出。北京市文联将充分发挥好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继续聚焦出作品、出人才这一中心任务,加强组织协调、联络服务、资源整合,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文艺创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助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责编:尹星云、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