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北京两会新观察 

北京: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 全力提升城市韧性

记者李博
2024年01月25日08:52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影响,作为超大城市的北京面临新挑战。韧性城市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让城市能够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从而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北京是全国首个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新一轮城市总规的城市,在日前召开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围绕“加快建设韧性城市”建言献策,全力提升城市韧性水平。

顶层设计:编制韧性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北京市市长殷勇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时指出,北京将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全力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今年,北京将加快建设韧性城市,编制韧性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注重城市设施集中式与分布式、多元化布局统筹,抓实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增强重大风险灾害应对和自适应、快速恢复能力,全方位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提请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关于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北京将全力提升城市韧性水平,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

此外,北京将加快韧性城市建设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完善城乡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智慧应急信息指挥平台。打造一批具有“平急两用”功能的设施,提升平急转换效率。同时,完善气象监测预警体系,构建空天地一体的通信保障体系,增强通信设施防灾抗毁韧性,推动应急救援设施装备升级。推进地下管线感知体系向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扩展。系统开展基础设施消隐改造,完成燃气、供热等老旧管线改造1100公里。

灾后重建:高标准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防线”

2023年7月底8月初,北京遭遇极端强降雨。在今年北京市市长殷勇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北京将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抓紧完成剩余受损住房重建,尽快修复水毁设施,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抓好山洪沟道治理,确保入汛前将防汛能力恢复至灾前水平并有所提升。加强能源、通信、环卫、应急等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山区路网密度和防洪标准,全面恢复农业生产和民宿等乡村产业。推动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整体提升流域防御能力。

提请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关于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北京将推动168个恢复重建项目于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用,推动功能提升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长远发展项目前期工作。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刘斌日前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介绍,北京市水务局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水务专项规划,当前,水务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恢复重建和受灾地区供水保障。目前北京市水文设施已恢复到灾前能力,水文能力提升项目也已启动。

刘斌表示,未来,雨量站建设将整合气象、规自、地质灾害等各类功能,大大提升预警能力。针对永定河山峡区间洪水预警时间短特点,将布设更先进的测雨雷达。还将进一步思考一沟一策、一村一策在预警响应中搭接的问题,精准落实一村一策转移策略,围绕洪水问题做好预报、预警和响应。

“今年一季度前,我们将全面开工建设100多个功能提升类水利项目,汛前完成14座水库、223公里堤防水毁工程修复和580公里山洪沟道分类恢复、综合治理,”刘斌说,还将实施127处水文设施水毁修复,并增加水文设施布设密度,高标准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完成16处积水点治理,持续开展“清管行动”。

面向未来:推动城市治理理念、技术和制度协同创新

“就自然环境及城市发展现状来看,需不断提高‘弹性城市’治理水平,既做到韧性城市严谨有效的控制,又具备 ‘弹性城市’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吴晨建议,应积极推动城市治理理念、技术和制度的协同创新,完善顶层设计,探索形成专用大模型治理的有效范式,促进技术体系与治理体系的共同进化。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智能科技,采用大地感知、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城市灾害智能预警应急处置系统,建立北京市自然灾害防治科学探测、长效监测与实时预警技术体系和管控平台。”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傅志斌建议,应借助科技手段提高超大城市防灾减灾、安全治理专业决策和应急指挥能力,助力提升北京超大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城市韧性。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路林认为,社区和村庄是城市综合防灾的前沿阵地,提高社区和村庄的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降低社区灾害风险,是提高城市综合韧性水平的关键。他建议,在山区推动“平急两用”新型多功能乡村社区建设,在恢复建设民宿、旅游酒店等设施过程中,试点建设改造一批能够满足居民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和健康服务等需求的“平急两用”农村基础设施。在京津冀交界区域探索建设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并重点强化区域联动救援机制,实现首都圈防灾一体化。

(责编:李博、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