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检察机关打造"一把手"工程"同题共答"守护公共利益
本报记者 高枝
“李代表您好,我是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于静,我们接到了您的代表建议,接下来的办理,将由我全程向您沟通汇报。”2023年1月30日,市人大代表、民建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李申虹接到了一个电话,开启了一场人大代表与检察机关共同守护公共利益的“同题共答”。
每位提建议的代表都能接到电话吗?
“是的。”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蓝向东答得肯定,“我们不止打一次电话,人大代表的建议办理全程有专人沟通,一对一答复、反馈,一直是我们的惯例。”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李申虹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建议,交市检察院办理。
检察公益诉讼,顾名思义,就是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针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提起诉讼。
“这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李申虹说,从规范的外卖封签到食品药品安全,从生态环境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涉及的案件范围越来越广,都是老百姓最关心、同时也是社会治理的棘手难题。
但生活中,说起检察公益诉讼,不少人仍然感到陌生。
“所以典型案件的办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李申虹认为,要以更大力度办理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指导意义的案件,开展案例评选,并及时发布,让老百姓知道自己的利益该如何受到保护。
同时,案件办理质效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公益诉讼案件往往需要检察机关主动出击、发掘线索,传统方式效率低、工作量大。”李申虹补充道,由于不同渠道数据无法关联,难以发现交叉性、共性问题,需要更好借助大数据赋能,进行数据化分析研判,为寻找高价值的案件线索提供支撑。
“代表的建议和公益诉讼检察的初衷一样,都是为了守护最广泛的公众利益。”蓝向东给出一组数据:2023年北京市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办理,督促修复被毁损、污染的土地25.58余亩,清除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1.4万余吨,依法提起公益诉讼要求被告承担生态修复费用1.4亿余元。
聚焦代表提出的“数据孤岛”“信息壁垒”等问题,市检察院构建了覆盖各检察业务领域的“数据池”,同时打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与12309检察监督热线的互联,交换民生领域涉及线索数据500万余条。
为了确保案件办理“有质有量”,市检察院对全市案件质量进行了评查,对上一年度办结的案件采取各院自查、小组抽查、调阅卷宗等多种方式“回头看”。依托“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推动多方参与共治,组建了1400余名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和工商联人士、专家学者、青年志愿者、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基层工作者、新闻媒体工作者等组成的多元化、高质量的全市首批志愿者队伍,参与和辅助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工作。
“向代表报告,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6件案件入选最高检发布的公益诉讼指导性案例或典型案例,办案质效都在不断提升。”蓝向东说。
“以上是对您提出建议的答复,详细的文本内容已经发送,期待您继续监督我们工作。”2023年6月27日,李申虹接到了本次建议办理的最后一个沟通电话,对这场自己出题的“考试”给出了“满意”的答复。
“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如何密切同人大代表联系、高质量办理建议、主动接受监督,是我们的‘必修课’。”蓝向东给出了市检察院的“答卷”。
为了更好地密切联系代表接受监督,市检察院将代表建议办理作为“一把手”工程,由院领导全程领衔分管领域建议办理,逐项分解办理任务,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同时,还要做到“办前联系、办中沟通、办后回访”,一对一反馈,邀请代表常见面,与代表常联系,变“文来文往”为“人来人往”。去年9月至12月,市检察院连续组织召开12场首都数字检察发展恳谈会,向代表全面、深入、直观介绍北京数字检察实践成效,听取意见建议,为数字检察发展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人大代表的关注,既是肯定和支持,更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检察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蓝向东说,“我们将在同级人大监督支持下,继续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检察院工作与地方立法、监督工作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共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