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北京市政协委员马立霜:以科技为引领 多措并举护佑新生儿健康成长

2024年01月23日11:38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北京市政协委员马立霜。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尹星云)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1月20日至24日召开。会议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外科首席专家马立霜带来了关于以科技护佑新生儿健康成长的提案。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儿合作模式的优化及儿科手术技术的不断精进和先进的围术期管理救治方法,极大提升了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时常会遇到先天性畸形患儿,研究显示,这些患儿如能在早期获得精准诊断并给予规范治疗,其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可以和健康同龄儿相仿。” 马立霜表示,在实际调研中,她发现在诊断及治疗方面还是存在短板,比如,产前超声诊断的难度大;各地区医疗发展不平衡,超声检测技术水平差异大;相关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有待提升,患儿家长对疾病救治的现状不了解等。

为此,她提出以下建议:

科学普及推广生命至上的人文医学理念。“胎儿期诊断出先天畸形并不可怕,及早诊断干预与治疗,可以最大限度改善患儿预后,为患儿带来生的希望及与同龄人同等的健康生活能力。”她认为这一人文理念应深入人心,建议由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管理及制定政策部门牵头,做好科普工作,并制定相关惠及出生缺陷患儿家庭的支持资助具体措施。

“还可将产前超声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开发作为专项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产前超声诊断与评估,突破产前诊断技术瓶颈。”她说,目前已探索出提高以先天性膈疝为代表的结构畸形智能辅助精准诊断初步模式,建议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基层超声诊断医生借助该技术提升水平,提高产前超声检查准确性。

她还建议建立强强联合的产儿专科团队。“近十年来,北京市创新提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新生儿先天性结构畸形产前评估新标准,率先在国内采用微创腔镜治疗新生儿早产儿先天性结构畸形,以北京为中心,建立了覆盖京津冀的新生儿结构畸形救治网络。”马立霜介绍,北京还针对产前诊断的胎儿畸形开展“产前—产时—产后”强强联合的产儿一体化诊疗救治模式,获得国家卫健委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典型案例评比第一名,为患病胎儿提供从 “生命源头” 开始的保障工作,为全国出生缺陷结构畸形患儿的救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这些经验做法都值得推广,可在此基础上促进产儿团队高效配合,进一步规范化开展胎儿外科胎儿镜干预治疗,为严重畸形胎儿创造更多救治机会。”

(责编:尹星云、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