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北京十六区2024年将干这些事【12】

【大兴区】
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4.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万元GDP能耗、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指标达到市级要求。
推进国际高端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医疗器械园主体结构封顶,投用中医药成果转化等6个专业特色园区,吸引100个高端医药项目落地。完成国际航空总部园建设,实现国药、南洋二期等10个项目开工。投用商用密码大厦等3个主题楼宇。建成氢能示范区南区三期,推动国电投氢能中试生产基地、美锦氢能总部一期投产。启动商业航天基地创新中心建设,中日合作示范区引入外资企业不少于15家。
共建北大软微学院实验室、药品监管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内首个数字虚拟制片创新中心,力争北京市燃料电池产业创新中心落地。提速中关村大兴园改革提升,搭建研发企业技术供需对接平台,打造市级标杆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育“国高新”企业不少于百家。
建立产业部门集中办公区,充实完善招商智库体系,扩大驻点招商战果,新拓展涵养优质招商渠道不少于50个,全年引进综合纳税百万级以上企业110家、千万级企业10家。
加大升规入统和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实现规上企业突破1700家,推动挂牌上市企业不少于2家。搭建高频事项一次办理场景应用,推动“一业一证”全面落地,助力重点产业核心专利快速确权,实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全覆盖。新设10支市场化子基金,产业基金总规模突破500亿元,营商环境评价保持全市前列。
推动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意见加快出台,试点实施跨省域行政事权管理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重大项目联合审查评估模式,逐步实现企业在临空经济区内办理跨省事务“无感化”。放大京冀协同招商合力,引进优质企业不少于20家、外资企业不少于60家。
搭建国家级适航审定科技平台,探索实施一批差异化创新政策。紧抓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率先开展航空物流、航空维修等服务领域先行先试。
排定推进总投资超百亿的78项标志性工程,推动起步区尽快成规模、出形象。加快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筹备国际消费枢纽一期开发。开放中央公园一期,启动兴礼街等6条道路建设,实施礼贤站TOD项目,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提速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建设。
推动9个镇域规划、3个重点功能区控规获批。加快新城西片区开发,启动东芦城村等7个村征地拆迁,完成首都医科大学1100亩土地征收,实施大兴新城排水管网等4个市政工程,推动芦求路南延、马西路南延开工,实现国道230、国道105建成通车。全面实施市场路更新改造,整治美化69条背街小巷,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13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启动新一轮1.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组建大兴区种苗产业协会,建成国际植物新品种综合测试中心,年育苗量突破2亿株。大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2个“北京优农”特色品牌,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
深入实施“百千工程”,创建7个乡村振兴示范提升村,以点带面打造2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新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积分制”加快构建“一村一品”乡村形象。
培育提升25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支持发展观光采摘、土地认养等都市田园项目。推动农村劳动力“家门口”充分就业,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4万个。
加快北京安定医院、区人民医院新址等3家医院项目建设,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教育提质2.0版,启动强校引领、农校振兴、拔尖人才“三大工程”,新建3所学校,新增学位1440个。启动大兴体育公园建设,铺设3公里健身步道,推动京南文化旅游度假区、京南艺术中心建设。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