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文化

“名家读经典”系列第三期举办 张莉讲说不尽的《雷雨》 

2023年09月21日12:07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9月16日,“张莉:说不尽的《雷雨》”名家读经典文学活动在老舍剧场举办,这也是“名家读经典”系列活动的第三期。本次活动是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活动之一,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作家协会联合主办,活动采用线下分享与线上直播结合的方式举办。

1934年夏天,《雷雨》发表于《文学季刊》1卷第3期,收获了强烈反响。“《雷雨》被称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是20世纪中国话剧史上最有光芒的剧作之一。”为何会产生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张莉详细讲述了曹禺创作《雷雨》的初衷和过程。“《雷雨》的魅力在于不同时代的人对《雷雨》的解读有不同的方式。很多人认为《雷雨》揭示旧式大家庭的黑暗,写的是人的命运,我都很同意,我也认为是对的。但在阶级、家庭、命运之外,我解读的关键词是‘情感’,是人和人之间的情感。”

张莉结合文本细腻解读《雷雨》中的情感与人性,侧重分析了作品中三个女性的命运,她认为蘩漪与《简·爱》中的伯莎·梅森类似,都沦为了“阁楼上的疯女人”,蘩漪的身上有很多现代性特征,她的魅力在于她拥有主体性,既爱这个世界又恨这个世界,当她的爱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她便要爆发、挣扎、反抗。她的可爱就在于她不那么可爱,她是像芒刺一样的人物。与蘩漪不同,鲁侍萍的情感是隐忍的,她的人生是悲情的,她在命运的泥潭里反抗、挣扎、渴望逃离厄运,但是没有成功,命运没有给她机会,她是那么的不幸,又是那么的强韧。张莉感慨,“为什么《雷雨》拥有久演不衰的魅力?因为它切实书写了每个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与处境,作为观众我们很难用对或者错、好或者坏来评价,但又觉得人物的选择只能如此,唯能如此,作为优秀剧作家,曹禺最终写出的是人的命运。”

曹禺在《雷雨》中刻画了非常丰富、闪光、复杂的人物形象,但作者不愿意对他的人物在善恶观上做绝对的判断,他要呈现的是在那个特殊时代里每一个复杂、立体且又鲜活的人。张莉表示,“《雷雨》里有电闪雷鸣,有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更有不同类型人物的性格。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中依然有周朴园,有周萍,有蘩漪,也有鲁侍萍和四凤,作品不仅仅写了那个时代人的命运,今天的人读到也会有共情与共鸣。这就是《雷雨》为什么说不尽、为什么是经典的重要原因。”。

《雷雨》之所以成为经典,张莉认为还在于它写出了情感的复杂性,张莉感叹于曹禺精妙的构思,并以此总结《雷雨》的艺术魅力:“他运用三一律,在集中的时间、集中的空间,让足够复杂的情感全部涌来。这部话剧的魅力,一部分是我们眼见的,另一部分则需要我们调动感官去联想。文学的魅力就是,它不只是所见即所得,它会充分调动你的情感能力,进入或理解他人的命运。”(樊金凤、陈寒冰)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