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携多项成果赴2023“服贸之约”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于9月2日在北京首钢园亮相,以“服务实体守初心 创新变革向未来”为主题,涵盖展览展示、论坛峰会、洽谈交流、项目签约等系列活动。今年中信银行带来了多项硬核看点,展现了改善社会民生的风采风貌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成绩。
深化科技赋能,数字金融惠民生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速迭代,金融行业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此背景下,中信银行积极推动数字化建设,在提升服务效率、提高风控水平、优化客户体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信银行创新设计了字符集转义、人口字库“一字多码”智能处理等技术,形成一整套生僻字解决方案。通过对柜面、手机银行、网银等89个系统的改造,目前已实现37家分行全面上线,即使名字再“小众”,也能畅通无阻地获取各类金融服务。
中信银行展区还集结了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区块链等多种技术的落地应用案例。中信银行结合最新AI大模型,融合语音、图像、文本多模态能力,在信用卡业务中推出“AI外呼机器人、智能问答机器人、智能质检机器人、坐席辅助机器人、AI感知机器人”5大智能服务。通过个性化的拟人声音服务,智能机器人可以在沟通中洞察客户需求,快速准确响应客户问题,提升服务效率,传递科技温度。
深耕专精特新,普惠金融展担当
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中信银行深耕“专精特新”场景,通过整合多维数据构建智能风控模型,为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产品“科创e贷”,强化数字普惠精准赋能。
通过提供全线上、纯信用、随借随还的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中信银行解决了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押品、难融资的痛点。自2018年成立普惠金融部至2023年6月末,中信银行普惠金融贷款规模从1300多亿元增长到5000多亿元,有贷客户数从8万多户增长到了26万户,年均复合增长率30%以上。在中信银行的帮助下,越来越多成长型小微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推动贸易复苏,跨境服务助开放
本次参展,中信银行也全方位展示了其在跨境服务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了缓解外贸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中信银行强化科技赋能,依托数字化手段,创新推出“出口e贷”产品。该产品基于海关、信保大数据,自动授信、自动放款,全流程不需要人工参与。
在外贸授信方面,推出“外贸企业积分卡”模式,该模式对进出口企业的经营特点、行业地位及特征、财务状况、年度进出口额等情况进行打分,依据分值为企业核定敞口授信额度。多年来,中信银行坚持深耕跨境金融,不断丰富和完善国际贸易结算、贸易融资等业务,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
未来,中信银行将秉承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服务实体经济工作量质齐升,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中信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