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 服贸迈出零碳第一步

服贸会首钢园展区所有接驳车均为电动车。 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孙杰
“零碳服贸 人人共享”。服贸会如约而至,漫步展馆,细心的观众会留意到这样的海报展板。手机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打开小程序,填写自己来到服贸会的交通出行情况,系统就能估算出所产生的碳排放量。
“您乘坐的主要交通工具产生的碳排放量为0.083吨。”记者昨日体验发现,按照系统提供的碳排放抵消方案,此次碳抵消总费用为0.83元,其中个人需要支付0.01元,其余0.82元由保险公司赞助或通过碳中和保险兜底中和。抵消完成后,个人可获得参与服贸会碳中和的专属证书,并可参与抽奖,获得水杯、环保购物袋等小礼品。
作为今年的一大创新亮点,服贸会引入碳中和项目,承诺将通过碳中和保险的创新解决方案和碳资产、碳信用购买,中和服贸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零碳服贸。
“作为国家级、国际性的三大展会平台之一,服贸会应当在展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服贸会承办方首都会展集团总经理周一炜表示,为实现零碳目标,服贸会发出“零碳服贸 人人共享”的倡议,呼吁参展参会人员自愿参与碳中和行动,也得到了观众和展商们的热烈回应。
服贸会低碳元素不止于此。开设从地铁口到登录厅的摆渡车专线,设立低碳科技出行展区,碳经济、碳中和、可持续等话题在各大论坛热度不减……相比往年,今年的服贸会更加“绿意”盎然。
位于国家体育馆的环境服务专题展,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铁建、中国光大环境、中国黄金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齐聚,展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最新经验成果。从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到全球最大的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央企“国家队”今年服贸会主打关键词就是绿色。
“我们已有28座矿山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名录。”中国黄金集团是今年服贸会的“新面孔”,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企业近年来投入大笔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实施生态修复超万亩,还淘汰1200多台套高耗能采矿设备,绿色发展成果正不断涌现。
在首钢园展区,首次设立的低碳科技出行展区,集中展示了最新款的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北汽极狐、自动驾驶卡车等炫酷展品吸引大批观众围观体验。
昨天下午,英国馆内,嘉宾们现场展开一场题为“与ESG同行 汇见绿色未来”的热烈对话。服贸会期间,与双碳和绿色话题有关的论坛活动应接不暇:亚洲碳中和产业发展论坛、全球碳市场发展论坛、绿色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论坛……
服贸会展会结束后,主办方还将继续在北京市开展公众碳普惠行动,引导和激发公众积极参与低碳行动,以此持续打造服贸会绿色低碳品牌,扩大服贸会的溢出效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