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治理垃圾清运不及时 朝阳区探索“四精准四抢先”管理模式

随着垃圾分类走向“深化治理”阶段,朝阳区探索“一题一策”精细化管理模式,针对“垃圾清运不及时”和“垃圾楼前排队”等问题探索深化治理路径,推动朝阳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家就住在垡头翠城,每天吃完晚饭都喜欢陪老伴在小区里溜溜弯儿,原来最怕的就是经过小区的垃圾桶,桶里桶外都是垃圾,还有堆着好几个装满垃圾的‘大黑包’,臭烘烘的,我们都得绕着走”。张阿姨是居住在朝阳区垡头街道翠城片区的一位热心居民,多次反映小区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最近小区内有了一个新的变化,让张阿姨很满意,“原来的‘大黑包’不见了,桶站周边也干净多了,在早晚高峰还有人穿着绿马甲,站在桶边指导我们垃圾分类,真是变化很大”。
翠城片区位于朝阳区垡头街道,片区人口多、每日产生垃圾量大,由于物业单位管理不到位,与环卫中心对接不紧密等多种原因,造成每日有大量垃圾积存,时常会看到装满垃圾的“黑包”堆积在桶站旁边。据统计,2022年1至6月,共受理12345服务热线市民反映垡头片区垃圾清运不及时工单就达到33件。
为及时解决垡头街道翠城片区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朝阳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紧急组织区城管委、区房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环卫中心、垡头街道、物业管理单位、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单位等,召开翠城片区垃圾清运现场调度会,制定了“四精准四抢先”清运管理模式。
精准计算垃圾产生量,抢先预判清运需求。片区6个社区共4万人口,按照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1公斤计算,每日产生生活垃圾约44吨,按照厨余垃圾分出率18%计算,每日产生厨余垃圾约8余吨,每日其他垃圾清运需求约36万吨。
精准制定弹性作息,抢先制定物流安排。区环卫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制定运输计划,编排垃圾箱进出站时间,与终端处理设施无缝对接,科学进行物流调配,最大限度满足清运需求。
精准对接收运情况,抢先编排错峰计划。成立“垡头街道垃圾清运协调工作群”,为区环卫中心、垡头街道办事处、翠城片区物业管理单位搭建沟通平台,街道每天组织物业单位报送垃圾产生量、清运需求,环卫中心根据每天密闭式清洁站清运情况,及时增派压缩车辆,全方位保障翠城片区垃圾日产日清。
精准跟踪整改成效,抢先发现隐患苗头。朝阳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创新探索科室干部包片区“一帮一”管理模式,即一名科室干部对接3-4个街乡,下基层提供一对一业务指导,帮助街乡及早发现工作短板和薄弱环节,协助整改提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