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十六区动态

可读可看可听可游!北京西城打造“数字中轴”

2021年12月13日23:32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鲍聪颖)“2022年,我们将继续通过不断深入挖掘中轴线和文物建筑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利用线上线下平台讲好中轴线故事、文物故事、工匠故事,展示中轴线和文物建筑的独特魅力。”12月13日,北京市西城区举办首场“两会”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西城区将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高品质建设老城整体保护复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典范区。

可读、可看、可听、可游,打造“数字中轴”

发布会现场,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林小牧介绍,2022年,将继续通过不断深入挖掘中轴线和文物建筑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利用线上线下平台讲好中轴线故事、文物故事、工匠故事,展示中轴线和文物建筑的独特魅力,持续打造“白塔夜话”等老城保护品牌。推出“我在中轴修文物”文物修缮现场“云直播”。运用5G+8K等技术,实现文化遗产可读、可看、可听、可游,打造“数字中轴”。届时,游客可穿越历史,在万宁桥旁听刘秉忠讲述北京城的规划理念,看已消失的地安门人流如织,在景山之巅眺望北京中轴的气势恢宏。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西城实施文物保护“三解工程”(解危、解放、解读),文物工作成效显著,2022年,西城将继续精心组织文物修缮,力争完成晋江会馆等14处已腾退文物建筑修缮。推动核心区贤良祠、国立蒙藏学校旧址等重点文物建筑加快修缮,实现对外开放,打造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的示范项目。

2022年,西城文物活化利用将聚焦于项目落地,推动第一批项目的建设、开放和实施,完成第二批项目合作方的遴选和签约,通过不断深入实践,形成文物活化利用的西城样板。

什刹海 (西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林小牧说,西城重点打造了什刹海文化体验线。2022年,将持续优化文化探访路的空间营造与步行体验,推动沿线文物腾退开放与人居环境改善,系统梳理什刹海地区文物资源,着力挖掘阐释文物资源价值,系统保护历史文物资源和水系格局,积极探索文物保护与区域环境提升、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展现有绿荫、有鸟鸣、有老北京味的特色风貌,全力打造什刹海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打造主体多元、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

林小牧表示,今年,西城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沿革、建筑形式、保存现状及管理使用等进行梳理,在305处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牌显著位置安装二维码标识。2022年,将继续完成二维码牌安装65处,实现全区文物建筑全覆盖。让“文物建筑可阅读”,通过“扫码求实”“扫码听史”“扫码问事”等方式,释放文物建筑历史文化价值,讲述文物建筑前世今生故事,满足参观者深入了解文物历史文化内涵的需求。

据了解,西城区现有各类博物馆、展览馆以及“博物馆相当设施”共计83家,其中,备案注册的博物馆29家。2021年完成了李大钊故居、历代帝王庙的展陈提升并对社会开放。2022年,宣南文化博物馆将完成展陈提升,重新对外开放。“十四五”时期,西城区要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以中央、市属等一批资源和专业优势博物馆为龙头,以区属博物馆为支撑,以企业、社会、街道等博物馆、展览馆为补充,构建主体多元、内容丰富、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西城区博物馆体系。形成西外地区科学教育文化主题、什刹海地区名人故居主题、大栅栏地区商业文化主题等一批“博物馆集聚区”,打造博物馆之城。

同时,持续鼓励老字号原址、原貌保护,挖掘、展示传统技艺,推进企业内部博物馆对公众亮相;鼓励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类博物馆”,依托自身条件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特色主题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传播功能,激活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为城市文明进程增辉添彩。

林小牧透露,2022年初,西城区文旅局将发布“西城文化月历”。西城文化月历定位于西城区文化活动的年度节目单,将以月度为轴,集中展示全区各层面各系统的文化活动,涵盖阅读朗诵、展览展示、文艺演出、非遗体验、文化惠民等等,方便市民按图索骥,参与、感受和体验西城文化。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