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十六区动态

校地共建 老城保护更新基地落户新街口

2021年10月24日18:34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10月24日,北京市首个“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在西城正式成立。秦玲摄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鲍聪颖)10月24日,全市首个“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在西城正式成立。该基地由北京建筑大学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联合共建。针对老城保护与更新中的问题及百姓诉求,基地将建立“服务首都功能定位核心区实验室”和“新立方社区营建工坊”两大机构,围绕城市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美好宜居社区营造等领域开展研究和实践,并为周边居民提供社区营造、文化传承、精细设计、专题研究四类服务。

校地携手探索老城保护更新

本次新成立的“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位于新街口街道街区展示中心(赵登禹路42号)。它是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大玉表示,新成立的基地一是研究,要搭建平台,围绕当下城市更新保护发展的需要、老百姓的诉求以及政府项目需求开展专题研究,挖掘并重现新街口地区乃至整个老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二是实践,基地将围绕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厂房改造、社区微空间更新等城市更新行动中的具体项目,开展示范设计,推动落地,进而引领老城保护更新和街区品质提升。

“新街口街道是北京老城西北重要门户,是历史文化展示和多元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集中地带,是优良政务环境的保障地区。”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王波表示,西城区非常愿意也有条件为北建大的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样本和实践基地;希望以此为起点,北建大能够更全面、更深入、更具体地参与到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当中,和区政府以及各个街道一起,为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共同努力。

设立实验室、营建工坊两大机构

“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将利用高校的智力和专业优势,在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搭建桥梁,围绕老城保护与更新中的问题及百姓诉求开展基础研究与专业实践,通过共谋共商共建的机制建设与项目实践,基地计划建立“服务首都功能定位核心区实验室”和“新立方社区营建工坊”两大机构。

其中,“服务首都功能定位核心区实验室”将研究适用老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的策略、途径和技术,选择新街口老旧平房、老旧楼房、老旧小区、简易楼房、老旧厂房、传统商圈等代表性更新项目进行分类专题研究,为街道“十四五”更新精准施策提供智力支撑。

“新立方社区营建工坊”将搭建“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亲近社区、了解群众、服务居民的平台,摸清找准群众房前屋后的困难小事,协助街道解民忧、惠民生、补短板、微更新。

面向未来,基地将主要聚焦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传统街区有机更新、美好宜居社区营造三大板块开展工作,提供社区营造、文化传承、精细设计、专题研究四大类公益性服务,通过展开五个系列的共建活动,创新校地合作新模式。

活动现场,新街口街道历史影像展也对外开放。展览共包括七部分,借助童声歌谣、史料地图、老照片、视频多种形式重现古城风貌。秦玲摄

北建大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李雪华介绍,目前正在推进“共绘新街口”“共话老北京”“共创设计坊”“共享智慧库”“共建新社区”五个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大部分面向社区居民和公众开展,既有专业性又兼具趣味性。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新街口街道与北建大双方合力打造的玉桃园三区12号楼和大乘巷教师楼两处小微空间改造项目入选全市八个“小空间 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首批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解决旧城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创造性与可实施性的有益探索。其中大乘巷教师楼改造项目作为北京市唯一一例将老旧小区改造和小微空间提升同时推进的民生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多方联动,统筹推进,破解改造难题的典范之路。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