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十六区动态

北京: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覆盖五个生态涵养区

平谷区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形成“生态桥”治理工程绿色循环模式 

2021年09月22日08:21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今年,北京市已向生态环境部推荐海淀区、怀柔区申报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荐平谷区申报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区和“两山”基地)。近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生态北京‘媒’美与共”主题采访活动,深入走访平谷、怀柔和海淀,详细了解这三个区在践行“两山”理论、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和最新成效,感受北京的大美生态。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部自2017年起,在全国组织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对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地区颁发示范区和“两山”基地称号。北青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北京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持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印发《北京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储备库入库机制,指导各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截至2020年,北京市延庆区、密云区、门头沟区共三个区获得示范区称号,延庆区、门头沟区、密云区、怀柔区共四个区获得“两山”基地称号。

2020年,四个命名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均为“优”等级,PM2.5浓度均达到国家标准,生态涵养能力稳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两山”实践路径更加宽广,高质量发展之路特色化、品牌化、差异化,初步形成了生态环境好、涵养能力强、发展质量高的发展格局。

今年,北京市已向生态环境部推荐海淀区、怀柔区申报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荐平谷区申报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海淀区坚持生态为根、文化为源、科技为魂,积极打造国际大都市主城区生态文明建设样板。怀柔区以生态涵养为核心,发展科技创新、会议休闲、影视文化三大板块,推进“1+3”融合发展新格局。平谷区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形成了“生态桥”治理工程绿色循环模式、平谷大桃林果经济等典型案例和“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

目前,北京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已经覆盖延庆区、密云区、门头沟区、怀柔区、平谷区等五个生态涵养区,并辐射到中心城区。未来,北京市将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进入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寅洞村,大小街道干干净净,家家户户门口敞敞亮亮,这与几年前的景象有天壤之别。此前,寅洞村枝条乱堆乱放、废叶焚烧现象严重,河道两旁、大小主干道旁、田间地头、村口,随处可见乱堆乱放的枯枝、落叶等废弃物。寅洞村之所以能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得益于2017年年初在刘家店镇实施的“生态桥”治理工程。

原来,刘家店镇鼓励农民把果树枝条等农业废弃物统一收集,将收集的树枝运到“生态桥”厂房,1吨果园废弃物可兑换1吨有机肥或是其他生产生活资料。“生态桥”运营企业将树枝统一处理,运用技术手段制作高品质有机肥,有序还田,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镇、企、村有序联动,建立起“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平谷区17个乡镇(街道)目前种植有34万亩果园,每年会产生20余万吨的果树枝条等农林废弃物,如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环境问题。如今,“生态桥”治理工程已从刘家店镇拓展到全区。平谷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环境效益上看,“生态桥”治理工程解决了果树枝条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生态桥”有机肥的施用从源头降低了化肥农药施用带来的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问题。从经济效益上看,有机肥生产成本大幅低于市场有机肥价格,节约了土壤改良费、环境治理费,降低了农户生产投入。

同时“生态桥”治理工程带动了农民就业,提高了农户收入。从社会效益上看,“生态桥”治理工程系统解决了困扰平谷区农村多年的环境治理、空气污染、防火防汛防疫、土壤改良等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了平谷区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了基层生态环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责编:孟竹、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